槟榔是什么

如题所述

槟榔
[1]betel
学名∶槟榔(Areca catecthu L.)
别名∶槟榔玉、槟门、槟楠、尖槟
科属∶棕榈科Palmae,槟榔属Areca L.
亦作Areca Nut、Pinang或Penang。
两种不同植物种子的总称,在南亚和东印度人们取之咀嚼。估计世界上有1/10的人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槟榔树(Areca catechu)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叶。槟榔树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40∼50迟),直径约45公分(18吋)。叶大,6∼9枚簇生於茎顶。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咀嚼时,卷少许于蒟叶内,加少量酸橙共嚼,以促使唾液分泌和放出刺激性的生物碱。有时还加入少许小豆蔻、姜黄或其他芳香剂。结果产生大量砖红色的唾液,把嘴、嘴唇和牙龈都染成橘红色。但爱嚼槟榔者的牙齿并不是被槟榔汁液染黑,而是人为染黑的。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
[编辑本段]特征与特性
(一)植物特征 树干笔直,圆柱形不分枝,胸径10~15厘米,高10~13米以上。茎干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幼龄树干呈绿色,随树龄的增长逐渐变为灰白色。叶丛生茎顶,羽状复叶,长1.3~2米,叶柄三棱形,环包茎干。小叶长披针形,表面平滑无毛。肉穗花序,佛焰苞黄绿色;花单性,雌雄同株,花被6;雄花2列,互生于花序小穗顶端,花小而多,约2000余朵;雌花着生于花序小穗基部,花大而少,约250~550朵。雄槟榔树(Areca catechu)的种子花有退化雄蕊6枚,花桂3枚,子房上位,一室。坚果,卵圆形;种子1粒,圆锥形。
(二)生物学特性 槟榔生长在热带季风雨林中,形成了一种喜温、好肥的习性。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0℃。16℃时落叶;5~6℃时落果;3℃时叶色变黄,果实发黑脱落;-10℃以下植株严重死亡。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区生长较好。其喜湿而忌积水,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则对生长有利。一般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都能生长。空气相对湿度高(80%左右)又长期稳定对生长有利。一般幼苗期荫蔽度宜50%~60%,至成龄树应全光照。槟榔经济生命长短,土壤是关键。喜欢生长于土层厚、表土黑色、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底土为红壤或黄壤最为理想。其一般定植后7~8年开花结果,20~30年为盛果期,寿命最高可达100年以上。果实采收后种子有果内后熟的特性。黄色成熟果实发芽率64.3%。果实失水即降低发芽率。在室内催芽,日均温26.41℃,日温变化平均差1.8℃,发芽率98%。
[编辑本段]分布状况
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海南、台湾两省栽培较多,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
[编辑本段]中药规格等级
现行槟榔规格标准如下:
一等 干货。呈扁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色或棕色。质坚实。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花纹。味涩微苦。每1000g 160个以内。无枯心、破碎、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扁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质坚实。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花纹。味涩微苦。每1000g 160个以上,间有破碎、枯心不超过5%;轻度虫蛀水超过3%。无杂质、霉变。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宜选无低温地区和潮湿疏松肥沃的土壤。坡变较大的可开行距3米的等高环山梯田。梯田面向坡内倾斜角15°左右。定植前1~2个月按株距2米挖穴。让土壤充分风化。穴宽50厘米,深40厘米,每穴施土杂肥或厩肥10千克作基肥,同时回表土至满穴。另外,可在行间种速生快长的飞机草或豆科植物作临时荫蔽,有抑杂草生和保土壤湿度作用。
2.繁殖方法
(1)选种 母树应选择15~30年生,结果正常无病虫害,单株结果不少于300个,果托不少于3托,叶片8片以上,茎干上部节间较短的植株。一般选第二、第三托的果实作种适宜。成熟的果实以卵形、椭圆形为好,果熟时呈金黄色为最佳。
(2)催芽 产区多采用堆积催芽法。果实采下后晒1~2天,果皮剪去1/4。然后在选好的地上堆种,一般堆种厚度20厘米以下,若种子多应每隔1~1.2米留一条人行小道,以便淋水、检查等管理工作。堆好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温,经15~20日后每7~8日检查1次发芽情况,同时拣出发芽种子育苗。苗床日平均温度低于36.1℃。日最高温度低于36.5为宜。若超过上述温度时就可能烂果。
(3)育苗
①营养袋育苗 营养袋为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塑料薄膜制成。袋下有4个小孔以便通气透水。营养土按1:1的表土与腐熟牛粪混匀,占袋4/5,再装入河沙至满袋,以免表面土板结,每袋放1粒种子,淋透水,保持湿润。
②苗床育苗 选近水源土质疏松肥沃砂质壤土或壤土为育苗地,经犁翻耙平施下厩肥或塘泥作基肥与土壤拌匀做畦,畦长4~5米,宽1米左右,高12~15厘米,并在畦面铺一层4厘米的细沙。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挖穴,每穴1粒种子。待第一片小叶展开时施稀薄人粪尿或硫酸铵,每月1~2次,年除草及培土3~4次。
③定植 槟榔苗生长约1年,高50~60厘米,5~6片叶便可定植。海南以春季2~3月或秋季8~10月,云南以5~6月,温暖多雨时节定植。最好选阴天定植,定植前1~2天浇透水。定植时去营养袋,盖草、淋足定根水,保持荫蔽和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
(1)幼龄树每年除草2~4次,并进行培土。
(2)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幼龄期3年内每季度施肥1次,在树冠外围挖穴或开沟,按四个方向交替施肥。每次每株施人粪尿约5千克或硫酸铵25~50千克,混合绿肥5千克,并覆土浇水。3龄以后呈开花结果前每年春、秋季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0千克,混合硫酸铵100~150克、过磷酸钙150~250克。开花结果树每年3月及10月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0千克,加入尿素100~150克、过磷酸钙250~500克、氯化钾100~150克。
(3)排灌 槟榔喜潮湿环境,但不要积水,以防烂根。
(4)荫蔽 定植后3年为槟榔幼龄期,需荫蔽以保湿。间作物可选灌木药材,但要增施肥料,保证其茁壮成长。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斑病 主要有以下几种:叶点霉叶斑病(Phylio-sticta arecae Diedecke.),多毛孢属叶斑病
(2)果腐病 (Hyalodendron sp.)和(Fusarium sp.)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烂,导致落果。防治同上。
(3)果穗枯萎病 (Colletotri 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为害果穗、果实。防治方法:清除落果落叶,集中烧毁。幼果、青果期间用炭疽福美、多霉灵喷雾防治。
(4)根腐病 (Phytophthora sp.)为害苗。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发生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灌根;发现病株即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5)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主要害虫。防治方法:清园,春季3、4月结合施肥施3%呋喃丹颗粒剂0.25千克/株,施在根际挖深约10厘米半环沟,并覆土压实,或于4、5月和8、9月喷药两次,药剂用Bt乳剂100倍液加3%苦楝油或Bt乳剂100倍液加10%可百可乳油10毫克/升喷雾。
[编辑本段]采收与加工
1.采收 一般采收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1~12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以采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茎部带宿萼,剖开内有未成熟瘦长形种子的青果加工成榔干品质为佳。第二时期,3~6月采收熟果加工榔玉。以采收圆形或卵形橙黄或鲜红熟果,剖开内有饱满种子的成熟果实加工成榔玉为佳品。
2.加工
(1)榔玉 将成熟果实晒1~2天,然后放在烤灶内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约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晒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鲜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 采下青果去枝,然后置果实于锅内加水煮沸约30分钟,捞出凉干,再将果实放置于烤灶内用湿柴文火烘烤。约烤2~3天翻炒1次,连翻两次便可。约8~10天用木棒从上面直插底层,如一插便入,说明底层已干,此时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鲜果可烤得20~25千克。
(3)大腹皮 将成熟果实纵剖成半,剥下果皮,晒干,打松干燥即得。
(4)槟榔花 取尚未开放的雄花干燥而成。以土黄色或淡绿色为佳品。
[编辑本段]作用
种子可入药,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之一。主治虫积,食积、气滞、痢疾、驱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兴奋作用。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
草药名: 槟榔(betel nut)
常用的驱虫药。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槟榔味苦、辛,性温 。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略有人吃了老打咯.属正常现像.
[编辑本段]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编辑本段]采集
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编辑本段]药材
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
[编辑本段]食用
槟榔果可以食用,沾卤水咀嚼,初次咀嚼者会面红、胸闷,属于正常现象
[编辑本段]毒性
槟榔本身有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于2003年8月发表专论公布“槟榔果实本身即是第一类致癌物”,亦即槟榔果实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风险。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甚至胸闷,出汗,头昏致休克,不可吞食,.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害处

根据医学上的统计,嚼食槟榔与口腔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
1.台湾的口腔癌患者80%以上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2.口腔癌的发生率因近年来嚼食槟榔人口的增加而逐年上升。
3.嚼食槟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机率比一般人高20倍。
由此可见,嚼槟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其次,乱吐槟榔汁与残渣,不仅会影响市容,且有碍观瞻,有些不肖的槟榔业者,常用尽各种花招来招揽客人,尤其是『槟榔西施』到处可见,对于儿童们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善良风俗,都有不良的影响。
再者,由于贩卖槟榔的利润很高,有些人就在并不适合种植槟榔的山坡地大肆种植,而造成水土流失,当台风来时,很容易产生土石流,造成人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一)常见之危害:
嚼食槟榔,除了使牙齿变黑、磨损、动摇、牙龈萎缩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还会导致口腔癌。据调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二)严重之健康危害:
1.槟榔诱发的癌症前期病变:
(1)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常见于颊黏膜,其次为颚区。口腔黏膜会有烧灼感,溃疡、变白,最后造成张口及吞咽困难。其中有部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病人,会变成口腔癌。
(2)口腔黏膜白斑症:
常见于颊黏膜、舌、口底及唇角。黏膜白斑会慢慢由清白变混白,其中亦有一部份白斑病人会变成口腔癌。
2.口腔癌:
槟榔俗称菁仔,其成份中的「槟榔素」具有致癌性。其添加的「石灰」则为助癌剂。世界卫生组织经回顾嚼槟榔与癌症之相关文献,所作之结论:
(1)烟草伴同槟榔一起嚼食确定为人类致癌原因。
(2)抽烟且嚼食槟榔,易导致口腔癌及咽喉癌。
为了您的健康请勿嚼槟榔,如吸烟者更须戒除,因为两者合并使用,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且吸烟、嚼槟榔又合并喝酒,则有更加乘的致癌效果。
3.牙齿之伤害
因嚼食动作频繁,超出正常负荷,造成牙齿咬耗(磨损),以及牙床动摇。
嚼食槟榔的人口急剧的在成长,在台湾估计已超过260万人;嚼食槟榔者之平均年龄层亦有逐渐下降之趋势;而嚼食槟榔之普遍性也从低社会经济地位和劳动阶级人口,扩展到白领阶级高知识分子。槟榔为「红唇族」的最爱,农民眼中的「绿色黄金」,但它却是台湾人民健康和水资源的最大杀手。根据统计台湾5万多公顷的槟榔园(相当2个台北市大),除每年造成水资源损失约40亿公吨及严重破坏林地外,国人一年花费在吃槟榔的金额更高达900多亿,相当于半条高速公路之造价,相当惊人。更可怕的是它的致癌和促癌作用,更使得国人之口腔癌,跃升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之列。因此如何推动槟榔防治工作,减少国人嚼食槟榔之嗜好,亦成为卫生单位的工作重点之一。
·生理的危害:除可能罹患口腔疾病、口腔癌外,食用过量会产生中毒症状,轻则兴奋、眼神呆滞、全身发抖、走路不稳、行为怪异或粗暴;重则导致急性精神病,包括听幻、自我膨胀、被迫狂想、谵妄乱神等。
·经济的危害:随地吐槟榔汁,会被取缔罚锾;食用槟榔价钱昂贵,增加支出负担;医疗费用。
·社交的危害:吃久了,牙齿变黑、嘴巴变红,外观相当不雅。
·环境的污染:随地吐槟榔汁不但污染环境有碍观瞻,吐出槟榔汁中的细菌会随风飘散,吸入大众的肺里。
·水土保持: 由于槟榔树属浅根性,大量面积种植,会严重破坏水土保持。
[编辑本段] 炮制
槟榔: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
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
焦槟榔:用武火把槟榔片炒至焦黄色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编辑本段]性味
苦辛,温。
性状
为类圆形。表面有灰白色与棕色交错得大理石纹理。质坚脆易碎。气微,味涩而苦。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编辑本段]功用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编辑本段]考证
出自李当之《药录
1.《南方草木状》: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调直亭亭,千万若一,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脉)开破,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肤,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消谷。出林邑。
2.《雷公炮炙论》:凡使槟榔,取好存坐稳、心坚、文如流水碎破、内文如锦文者妙。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
3.陶弘景:槟榔有三、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核亦有大者名猪槟榔;作药皆用之。又小者,俗人呼为槟榔孙,亦可食。
4.《纲目》:大腹子出岭表、滇南,即槟榔中一种腹大形扁而味涩者,不似槟榔尖长味良耳,所谓猪槟榔者是矣。盖亦土产之异,今人不甚分别。按刘恂《岭表录》云,交、广生者,非舶上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白嫩及老,采实啖之,以扶留藤、瓦屋子灰同食之,以祛瘴疠,收其皮入药,皮外黑色,皮内皆筋丝如椰子皮。又《云南记》云,大腹槟榔每枝有三、二百颗,青时剖之,以一片蒌叶及蛤粉卷和食之,即减涩味。观此一说,则大腹子与槟榔可通用,但力比槟榔稍劣耳。
5.《本草新编》:槟榔,味辛、苦,气温,降,阴中阳也,无毒。入脾、胃、大肠、肺四经。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杀三虫,治后重如神,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若服之过多,反泻胸中至高之气。善消瘴气,两粤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损真气,劝人调胃,而戒食槟榔。此亦有见之言,然而非通论也。岭南烟瘴之地,其蛇虫毒瓦斯,借炎蒸势氛,吞吐于山巅水溪,而山岚水瘴之气,合而侵人,有立时而饱闷晕眩者。非槟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槟榔感天地至正之气,即生于两粤之间,原所以救两粤之人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28
槟榔
[1]betel
学名∶槟榔(Areca catecthu L.)
别名∶槟榔玉、槟门、槟楠、尖槟
科属∶棕榈科Palmae,槟榔属Areca L.
亦作Areca Nut、Pinang或Penang。
两种不同植物种子的总称,在南亚和东印度人们取之咀嚼。估计世界上有1/10的人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槟榔树(Areca catechu)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叶。槟榔树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40∼50迟),直径约45公分(18吋)。叶大,6∼9枚簇生於茎顶。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咀嚼时,卷少许于蒟叶内,加少量酸橙共嚼,以促使唾液分泌和放出刺激性的生物碱。有时还加入少许小豆蔻、姜黄或其他芳香剂。结果产生大量砖红色的唾液,把嘴、嘴唇和牙龈都染成橘红色。但爱嚼槟榔者的牙齿并不是被槟榔汁液染黑,而是人为染黑的。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
[编辑本段]特征与特性
(一)植物特征 树干笔直,圆柱形不分枝,胸径10~15厘米,高10~13米以上。茎干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幼龄树干呈绿色,随树龄的增长逐渐变为灰白色。叶丛生茎顶,羽状复叶,长1.3~2米,叶柄三棱形,环包茎干。小叶长披针形,表面平滑无毛。肉穗花序,佛焰苞黄绿色;花单性,雌雄同株,花被6;雄花2列,互生于花序小穗顶端,花小而多,约2000余朵;雌花着生于花序小穗基部,花大而少,约250~550朵。雄槟榔树(Areca catechu)的种子花有退化雄蕊6枚,花桂3枚,子房上位,一室。坚果,卵圆形;种子1粒,圆锥形。
(二)生物学特性 槟榔生长在热带季风雨林中,形成了一种喜温、好肥的习性。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0℃。16℃时落叶;5~6℃时落果;3℃时叶色变黄,果实发黑脱落;-10℃以下植株严重死亡。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区生长较好。其喜湿而忌积水,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则对生长有利。一般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都能生长。空气相对湿度高(80%左右)又长期稳定对生长有利。一般幼苗期荫蔽度宜50%~60%,至成龄树应全光照。槟榔经济生命长短,土壤是关键。喜欢生长于土层厚、表土黑色、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底土为红壤或黄壤最为理想。其一般定植后7~8年开花结果,20~30年为盛果期,寿命最高可达100年以上。果实采收后种子有果内后熟的特性。黄色成熟果实发芽率64.3%。果实失水即降低发芽率。在室内催芽,日均温26.41℃,日温变化平均差1.8℃,发芽率98%。
[编辑本段]分布状况
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海南、台湾两省栽培较多,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
[编辑本段]中药规格等级
现行槟榔规格标准如下:
一等 干货。呈扁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色或棕色。质坚实。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花纹。味涩微苦。每1000g 160个以内。无枯心、破碎、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扁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质坚实。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花纹。味涩微苦。每1000g 160个以上,间有破碎、枯心不超过5%;轻度虫蛀水超过3%。无杂质、霉变。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宜选无低温地区和潮湿疏松肥沃的土壤。坡变较大的可开行距3米的等高环山梯田。梯田面向坡内倾斜角15°左右。定植前1~2个月按株距2米挖穴。让土壤充分风化。穴宽50厘米,深40厘米,每穴施土杂肥或厩肥10千克作基肥,同时回表土至满穴。另外,可在行间种速生快长的飞机草或豆科植物作临时荫蔽,有抑杂草生和保土壤湿度作用。
2.繁殖方法
(1)选种 母树应选择15~30年生,结果正常无病虫害,单株结果不少于300个,果托不少于3托,叶片8片以上,茎干上部节间较短的植株。一般选第二、第三托的果实作种适宜。成熟的果实以卵形、椭圆形为好,果熟时呈金黄色为最佳。
(2)催芽 产区多采用堆积催芽法。果实采下后晒1~2天,果皮剪去1/4。然后在选好的地上堆种,一般堆种厚度20厘米以下,若种子多应每隔1~1.2米留一条人行小道,以便淋水、检查等管理工作。堆好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温,经15~20日后每7~8日检查1次发芽情况,同时拣出发芽种子育苗。苗床日平均温度低于36.1℃。日最高温度低于36.5为宜。若超过上述温度时就可能烂果。
(3)育苗
①营养袋育苗 营养袋为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塑料薄膜制成。袋下有4个小孔以便通气透水。营养土按1:1的表土与腐熟牛粪混匀,占袋4/5,再装入河沙至满袋,以免表面土板结,每袋放1粒种子,淋透水,保持湿润。
②苗床育苗 选近水源土质疏松肥沃砂质壤土或壤土为育苗地,经犁翻耙平施下厩肥或塘泥作基肥与土壤拌匀做畦,畦长4~5米,宽1米左右,高12~15厘米,并在畦面铺一层4厘米的细沙。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挖穴,每穴1粒种子。待第一片小叶展开时施稀薄人粪尿或硫酸铵,每月1~2次,年除草及培土3~4次。
③定植 槟榔苗生长约1年,高50~60厘米,5~6片叶便可定植。海南以春季2~3月或秋季8~10月,云南以5~6月,温暖多雨时节定植。最好选阴天定植,定植前1~2天浇透水。定植时去营养袋,盖草、淋足定根水,保持荫蔽和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
(1)幼龄树每年除草2~4次,并进行培土。
(2)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幼龄期3年内每季度施肥1次,在树冠外围挖穴或开沟,按四个方向交替施肥。每次每株施人粪尿约5千克或硫酸铵25~50千克,混合绿肥5千克,并覆土浇水。3龄以后呈开花结果前每年春、秋季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0千克,混合硫酸铵100~150克、过磷酸钙150~250克。开花结果树每年3月及10月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0千克,加入尿素100~150克、过磷酸钙250~500克、氯化钾100~150克。
(3)排灌 槟榔喜潮湿环境,但不要积水,以防烂根。
(4)荫蔽 定植后3年为槟榔幼龄期,需荫蔽以保湿。间作物可选灌木药材,但要增施肥料,保证其茁壮成长。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斑病 主要有以下几种:叶点霉叶斑病(Phylio-sticta arecae Diedecke.),多毛孢属叶斑病
(2)果腐病 (Hyalodendron sp.)和(Fusarium sp.)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烂,导致落果。防治同上。
(3)果穗枯萎病 (Colletotri 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为害果穗、果实。防治方法:清除落果落叶,集中烧毁。幼果、青果期间用炭疽福美、多霉灵喷雾防治。
(4)根腐病 (Phytophthora sp.)为害苗。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发生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灌根;发现病株即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5)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主要害虫。防治方法:清园,春季3、4月结合施肥施3%呋喃丹颗粒剂0.25千克/株,施在根际挖深约10厘米半环沟,并覆土压实,或于4、5月和8、9月喷药两次,药剂用Bt乳剂100倍液加3%苦楝油或Bt乳剂100倍液加10%可百可乳油10毫克/升喷雾。
[编辑本段]采收与加工
1.采收 一般采收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1~12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以采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茎部带宿萼,剖开内有未成熟瘦长形种子的青果加工成榔干品质为佳。第二时期,3~6月采收熟果加工榔玉。以采收圆形或卵形橙黄或鲜红熟果,剖开内有饱满种子的成熟果实加工成榔玉为佳品。
2.加工
(1)榔玉 将成熟果实晒1~2天,然后放在烤灶内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约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晒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鲜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 采下青果去枝,然后置果实于锅内加水煮沸约30分钟,捞出凉干,再将果实放置于烤灶内用湿柴文火烘烤。约烤2~3天翻炒1次,连翻两次便可。约8~10天用木棒从上面直插底层,如一插便入,说明底层已干,此时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鲜果可烤得20~25千克。
(3)大腹皮 将成熟果实纵剖成半,剥下果皮,晒干,打松干燥即得。
(4)槟榔花 取尚未开放的雄花干燥而成。以土黄色或淡绿色为佳品。
[编辑本段]作用
种子可入药,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之一。主治虫积,食积、气滞、痢疾、驱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兴奋作用。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
草药名: 槟榔(betel nut)
常用的驱虫药。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槟榔味苦、辛,性温 。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略有人吃了老打咯.属正常现像.
[编辑本段]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编辑本段]采集
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编辑本段]药材
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
[编辑本段]食用
槟榔果可以食用,沾卤水咀嚼,初次咀嚼者会面红、胸闷,属于正常现象
[编辑本段]毒性
槟榔本身有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于2003年8月发表专论公布“槟榔果实本身即是第一类致癌物”,亦即槟榔果实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风险。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甚至胸闷,出汗,头昏致休克,不可吞食,.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害处

根据医学上的统计,嚼食槟榔与口腔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
1.台湾的口腔癌患者80%以上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2.口腔癌的发生率因近年来嚼食槟榔人口的增加而逐年上升。
3.嚼食槟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机率比一般人高20倍。
由此可见,嚼槟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其次,乱吐槟榔汁与残渣,不仅会影响市容,且有碍观瞻,有些不肖的槟榔业者,常用尽各种花招来招揽客人,尤其是『槟榔西施』到处可见,对于儿童们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善良风俗,都有不良的影响。
再者,由于贩卖槟榔的利润很高,有些人就在并不适合种植槟榔的山坡地大肆种植,而造成水土流失,当台风来时,很容易产生土石流,造成人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一)常见之危害:
嚼食槟榔,除了使牙齿变黑、磨损、动摇、牙龈萎缩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还会导致口腔癌。据调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二)严重之健康危害:
1.槟榔诱发的癌症前期病变:
(1)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常见于颊黏膜,其次为颚区。口腔黏膜会有烧灼感,溃疡、变白,最后造成张口及吞咽困难。其中有部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病人,会变成口腔癌。
(2)口腔黏膜白斑症:
常见于颊黏膜、舌、口底及唇角。黏膜白斑会慢慢由清白变混白,其中亦有一部份白斑病人会变成口腔癌。
2.口腔癌:
槟榔俗称菁仔,其成份中的「槟榔素」具有致癌性。其添加的「石灰」则为助癌剂。世界卫生组织经回顾嚼槟榔与癌症之相关文献,所作之结论:
(1)烟草伴同槟榔一起嚼食确定为人类致癌原因。
(2)抽烟且嚼食槟榔,易导致口腔癌及咽喉癌。
为了您的健康请勿嚼槟榔,如吸烟者更须戒除,因为两者合并使用,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且吸烟、嚼槟榔又合并喝酒,则有更加乘的致癌效果。
3.牙齿之伤害
因嚼食动作频繁,超出正常负荷,造成牙齿咬耗(磨损),以及牙床动摇。
嚼食槟榔的人口急剧的在成长,在台湾估计已超过260万人;嚼食槟榔者之平均年龄层亦有逐渐下降之趋势;而嚼食槟榔之普遍性也从低社会经济地位和劳动阶级人口,扩展到白领阶级高知识分子。槟榔为「红唇族」的最爱,农民眼中的「绿色黄金」,但它却是台湾人民健康和水资源的最大杀手。根据统计台湾5万多公顷的槟榔园(相当2个台北市大),除每年造成水资源损失约40亿公吨及严重破坏林地外,国人一年花费在吃槟榔的金额更高达900多亿,相当于半条高速公路之造价,相当惊人。更可怕的是它的致癌和促癌作用,更使得国人之口腔癌,跃升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之列。因此如何推动槟榔防治工作,减少国人嚼食槟榔之嗜好,亦成为卫生单位的工作重点之一。
·生理的危害:除可能罹患口腔疾病、口腔癌外,食用过量会产生中毒症状,轻则兴奋、眼神呆滞、全身发抖、走路不稳、行为怪异或粗暴;重则导致急性精神病,包括听幻、自我膨胀、被迫狂想、谵妄乱神等。
·经济的危害:随地吐槟榔汁,会被取缔罚锾;食用槟榔价钱昂贵,增加支出负担;医疗费用。
·社交的危害:吃久了,牙齿变黑、嘴巴变红,外观相当不雅。
·环境的污染:随地吐槟榔汁不但污染环境有碍观瞻,吐出槟榔汁中的细菌会随风飘散,吸入大众的肺里。
·水土保持: 由于槟榔树属浅根性,大量面积种植,会严重破坏水土保持。
[编辑本段] 炮制
槟榔: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
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
焦槟榔:用武火把槟榔片炒至焦黄色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编辑本段]性味
苦辛,温。
性状
为类圆形。表面有灰白色与棕色交错得大理石纹理。质坚脆易碎。气微,味涩而苦。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编辑本段]功用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编辑本段]考证
出自李当之《药录
1.《南方草木状》: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调直亭亭,千万若一,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脉)开破,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肤,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消谷。出林邑。
2.《雷公炮炙论》:凡使槟榔,取好存坐稳、心坚、文如流水碎破、内文如锦文者妙。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
3.陶弘景:槟榔有三、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核亦有大者名猪槟榔;作药皆用之。又小者,俗人呼为槟榔孙,亦可食。
4.《纲目》:大腹子出岭表、滇南,即槟榔中一种腹大形扁而味涩者,不似槟榔尖长味良耳,所谓猪槟榔者是矣。盖亦土产之异,今人不甚分别。按刘恂《岭表录》云,交、广生者,非舶上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白嫩及老,采实啖之,以扶留藤、瓦屋子灰同食之,以祛瘴疠,收其皮入药,皮外黑色,皮内皆筋丝如椰子皮。又《云南记》云,大腹槟榔每枝有三、二百颗,青时剖之,以一片蒌叶及蛤粉卷和食之,即减涩味。观此一说,则大腹子与槟榔可通用,但力比槟榔稍劣耳。
5.《本草新编》:槟榔,味辛、苦,气温,降,阴中阳也,无毒。入脾、胃、大肠、肺四经。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杀三虫,治后重如神,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若服之过多,反泻胸中至高之气。善消瘴气,两粤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损真气,劝人调胃,而戒食槟榔。此亦有见之言,然而非通论也。岭南烟瘴之地,其蛇虫毒瓦斯,借炎蒸势氛,吞吐于山巅水溪,而山岚水瘴之气,合而侵人,有立时而饱闷晕眩者。非槟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槟榔感天地至正之气,即生于两粤之间,原所以救两粤之人也。
[编辑本段]电影《槟榔》
中文片名:槟榔
英文片名: Betelnut
导演:杨恒
剧本:杨恒
制片人:杨恒
主演:田力
梁玉
吴明
代旗
剪辑:田坤
出品:Xiangxi Film Bridge
电影类型:剧情
音乐:吴军
片长: 112分钟
剧情简介
这是关于俩不良青少年无聊生活故事。与其他青春电影不同,影片《槟榔》没有阳光灿烂的青春故事,也没有热情的爱情故事,有的只是没有未来的青春肖像画。
偷摩托车、抢小孩子钱、打群架、幼稚的恋爱,俩青少年的夏日生活让导演杨恒拍摄出的画面仿佛像风景画一样。影片里划船的场面仿佛在回忆午后的夏天。还有看不出未来的他们,仿佛在休假一样悠闲。这是导演强调平和而不是绝望的重点。
看看影片里与男友分手后坐船离去的女友吧,一副犯困的样子,让人感觉对导演杨恒来说故事本身好像没那么重要,反而连接故事的点更加显得重要。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这部《槟榔》的确是个独特风格的青春电影。
导演简介
导演杨恒是湖南湘西土家族人,1994年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2002年开始写剧本并拍摄独立电影。他曾拍过短片《凹凸》、《车厢》、《遗忘的瞬间》,《槟榔》是他的处女作长篇电影。
槟榔市场
国内嚼食槟榔网的人群最多的因属湖南地区,湖南地区的槟榔企业2008年销售额在40亿元左右,销售额目前呈上升趋势!目前做槟榔销售的省份由2002年的18省到了现在的全国各省都有槟榔销售业务,消费群体逐年增加。除湖南以外的其他省份嚼食槟榔的人多是在湖南工作或居住过的人,在湖南就喜欢上了嚼槟榔,然后,在回家之后,都会带些湖南的槟榔回家给乡里邻居尝尝!在他们离开湖南以后,到了外省,对湖南的槟榔依旧爱莫能舍。于是他们就会去到处找售卖槟榔的地方,由于他们对槟榔产品的关注和需求度的刺激,使得当地的卖场、店面、摊位开始销售槟榔,从而在当地槟榔开始得到热捧!这也让湖南槟榔生产企业加快了他们的产品生产和销售速度!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1242.htm

第2个回答  2009-08-29
一种可以吃的水果,大多数我们嚼的内部果实吸里面的汁,再把残渣吐出来,你会发现口水是红色的。。。
第3个回答  2009-08-27
一种食物,放在嘴里嚼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