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六十年来普通民众生活上的变化

生活上的 越详细越好
急用!

谢了~
ps 要的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变化!!!

新中国60年生活变化:从“衣食”向“住行”升级
新闻中心-中国网 china.com.cn/news 时间: 2009-08-10 责任编辑: Tina

“1952年,我国人均GDP仅有119元,而2008年达到22698元,绝大多数群众脱离了贫困,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来自国家发改委的这一数字让许多人感慨万千。

确实,在年龄稍大一点的人的共同记忆中,这60年,中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曾经,票证就是命根子。”66岁的北京退休职工李秀芬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买东西要凭粮票、肉票、油票、布票等各种票证,凭票还要排队,“票比钱金贵,你可以用票换到钱,但却很难用钱买到票。”

家住石景山区的北京人陈文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粮票仍是他们这个8口之家每月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虽然总是提前计划,精打细算,但往往还没到发粮票日,粮票就没了,家中断粮。

除了食品的缺乏,人们的穿、住、行等条件都很差。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服装款式和颜色还极其单调,只有黑灰蓝绿几种颜色,困难时期补丁衣服成了“流行”,“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后老三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住房普遍紧张,几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少有独立的卫生间;交通工具是色彩单调的自行车,汽车非常罕见……这些是短缺经济时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被称为是经济腾飞的强大动力,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1978到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578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4761元,均实际增长了6倍以上。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57.5%和67.7%下降到37.9%和43.7%。人民生活从以‘吃穿’为重点向以‘住行’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转变……”

国家发改委在解读这些数据时说,告别短缺经济后,中国市场的物资供应开始丰富起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改善。

老百姓的餐桌丰盛了,吃饭、穿衣、购物等消费,只需轻松刷卡,或是直接用钞票付账就可以。李秀芬和陈文亮记忆中的那些粮票、布票等各种票证,现在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进入了收藏者的藏册。

楼房和汽车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从6.7㎡和8.1㎡增加到27.1㎡(2006年)和32.4㎡。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整体销量已近600万台,比美国汽车市场多出100多万台,自今年一季度首次超越美国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很多老百姓有了闲钱,理财开始走进他们的生活。将钱存入银行被股票、基金、黄金、外汇、收藏品等多样化的理财方式取代……

“这些变化,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见证了共和国成长历程的中国人都有这种感受。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提供了一组最新数据: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总量由世界第十一位跃居第三位;财政收入从1000多亿元增长到6.13万亿元;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近1.95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2.56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526.2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这是西方媒体描述今日中国国力时最常引用的一句话。

英国颇具影响的《卫报》刊登系列报道称:“在传统中国文化中,60是一个轮回。不论以何种标准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一轮回都是完满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29
电话的应用。电视的使用。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
第2个回答  2009-09-07
60年前人们的生活很贫困,但很团结~
第3个回答  2009-09-11
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均收入提高了。
第4个回答  2009-08-29
人民生活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自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们的吃饭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人们已经不再追求吃的饱,而是追求吃的好,吃的健康,绿色食品,健康食品风行。
穿衣已经摆脱了绿、蓝、灰,军装、中山装到五颜六色的时尚休闲服装。我们有了世界级的品牌服装。大家的穿已经从趋同、一致变为追求自由,彰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我们了。
娱乐方面,从当时的小喇叭,收音机,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到如今各家都装了有线电视,彩色电视机,各色音响设备。各种社区的合唱团,秧歌队,舞蹈队兴起,晨练的队伍在扩大,打太极拳,散步,跑步丰富多彩。人民体育休闲也很丰富,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体育也逐步的走出象牙塔。还有现在每逢节日,文化宫还找一批人排练歌舞,真正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出行方面,以前主要是靠步行,有些人家有自行车,看看现在满大街的永久牌、飞鸽牌电动自行车,各种各样的摩托车,还有家里已经有了汽车。还有现在县城里早就有了公交车,到县城里的每个地方只需花几快钱。可以说在这方面我们有了很大的完善与发展。
道路方面,这也就更不用了,俗话说:要想富,先铺路。这路是很关键的问题。有了那么多的车在路上行,关键是汽车,这路当然要好了。我们小的时候那路全是土路,下雨就没有办法出门,道路泥泞。而现在条条水泥路交错相接,又修了几条新的马路,交通便捷多了。据说今年还要修3条水泥路,有一条是经过我们家后的,可以说到那是不管到哪里路都好走了。总的来说道路在我的家乡有了很大的改变,雨天照样上街,上网,出去玩。
通讯方面,以前通讯是单位和特权者的事情,人们日常的联络时书信和电报。现在电报和书信的业务大大萎缩,几乎绝大多数人家都拥有电话,还有的是现在有的家庭里每个人都有手机,电话干脆断了,就用手机。人们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通过手机上网,看视频,拍照片和视频,听收音机,放音乐。当然,也有些烦恼,一是有骚扰电话,还有强制性的垃圾广告。有时,你无法拥有自己的休闲时间,晚上睡觉时手机关机,睡觉正香甜时来了电话,闹得你睡意全无。
网络、电脑已经进入到寻常百姓家这就可以收发电子邮件,这可以方便的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目前通过网络和博客我们就可以完成相关信息的查阅和发布,可以看网络视频,玩网络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几乎可以完成许多现实是世界的事情,网上购物,网上订餐,订房,定旅游线路。网上博客的出现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发布源,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过去人人羡慕的作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