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冰心的问题

谁能找一些关于冰心的问题(有解答),不要太简单~急需,谢谢.
如果找的又多又好,会加分的哦~注意是问题而不是简介



四时缓缓的过去——
百花互相耳语说:
“我们都只是弱者!
甜香的梦
轮流着做罢,
憔悴的杯
也轮流着饮罢,
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啊!



青年人!
你不能像风般飞扬,
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浮云似的
无力的生涯,
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啊!

一四

自然唤着说:
“将你的笔尖儿
浸在我的海里罢!
人类的心怀太枯燥了。”

一五

沉默里,
充满了胜利者的凯歌!

一六

心啊!
什么时候值得烦乱呢?
为着宇宙,
为着众生。

二○

山头独立,
宇宙只一人占有了么?
四三

春何曾说话呢?
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
已这般的
温柔了世界了!

四六

不解放的行为,
造就了自由的思想!

四七

人在廊上,
书在膝上,
拂面的微风里
知道春来了。

五一

鸡声——
鼓舞了别人了!
它自己可曾得到慰安么?

六四

婴儿,
在他颤动的啼声中
有无限神秘的言语,
从最初的灵魂里带来�嫠呤澜纭A�å
只是一颗孤星罢了!
在无边的黑暗里
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六七

信仰将青年人
扶上“服从”的高塔以后,
便把“思想”的梯儿撤去了。

六八

当我自己在黑暗幽远的道上
当心的慢慢走着,
我只倾听着自己的足音。

七三

我的朋友!
倘若春花自由的开放时,
无意中愁苦了你,
你当原谅它是受自然的指挥的。

七四

在模糊的世界中——
我忘记了最初的一句话,
也不知道最后的一句话。

九○

聪明人!
在这漠漠的世界上,
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
进行在黑暗里。

一○四

鱼儿上来了,
水面上一个小虫儿飘浮着——
在这小小的生死关头,
我微弱的心
忽然颤动了!

一○九

夜正长呢!
能下些雨儿也好。
窗外果然滴沥了——
数着雨声罢!
只依旧是烦郁么?

一一一

小麻雀!
休飞进田垄里。
垄里,
遍地弹机
正静静的等着你。

一一二

浪花愈大,
凝立的磐石
在沉默的持守里,
快乐也愈大了。

一一八

紫藤萝落在池上了,
花架下
长昼无人,
只有微风吹着叶儿响。欢�皇廊税。?
暂时的花儿
原不配供在永久的瓶里,
这稚弱的生机,
请你怜悯罢!

一三四

命运如同海风——
吹着青春的舟,
飘摇的,
曲折的,
渡过了时光的海。

一三五

梦里采撷的天花,
醒来不见了——
我的朋友!
人生原有些愿望!
只能永久的寄在幻想里!

一四○

遨游于梦中罢!
在那里
只有自由的言笑,
率真的心情。

一四三

揭开自然的帘儿罢!
艺术的婴儿,
正卧在真理的娘怀里。

一四六

经验的花
结了智慧的果,
智慧的果
却包着烦恼的核!

一五二

先驱者!
绝顶的危峰上
可曾放眼?
便是此身解脱,
也应念着山下
劳苦的众生!

一七○

为着断送百万生灵
不绝的炮声,
严静的夜里,
凄然的将捉在手里的灯蛾
放到窗外去了。

一七四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一七六

战场上的小花啊!
赞美你最深的爱!
冒险的开在枪林弹雨中,
慰藉了新骨。
话硕�鹆耍?
春水,
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
带去我许多意绪。
向你挥手了,
缓缓地流到人间去罢。
我要坐在泉源边,
静听回响。

1923年5月,作为周作人主编的“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冰心的第二本诗集《春水》收小诗凡182题,由北京新潮社出版。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七本个人诗集。

1922年前后小诗盛行,主要作者除了冰心之外,还有宗白华、刘大白、刘半农、俞平伯、康白情、朱自清、沈尹默、郑振铎、王统照及湖畔派诗人,他们都写过小诗,但影响最大的是冰心,成为小诗派的代表诗人。半年之内,冰心相继出版了《繁星》和《春水》,这两本诗集便奠定了她在中国诗坛的地位。

《春水》的内容和风格依然如故,是《繁星》的遗风和继续——爱的哲学;母爱,人类之爱,大自然之爱及童心;蕴藉含蓄,寓理抒情,清莹隽永,玲珑剔透。

春水,一年一次地流过岁月的故道,又开拓着新的征程,从来没有留下一个影子。“四时缓缓的过去——百花互相耳语说:‘我们都只是弱者!甜香的梦/轮流着做罢,憔悴的杯/也轮流着饮罢,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啊!’”弱者,无可奈何;命运,真是上帝安排的吗?

半隐的青紫的山峰又高又远,“月呵!什么做成了你的尊严呢?深远的天空里,只有你独往独来了。”一个孤高、纯洁、庄严的灵魂。自古以来,诗人以明月作比,借形象抒发情怀。而冰心的这几句,似有更丰富的内涵。“自然唤着说:‘将你的笔尖儿/浸在我的海里罢!人类的心怀太枯燥了。’”这两题一起读,便能品出更多的味道。

“心啊!什么时候值得烦乱呢?为着宇宙,为着众生。”诗人的伟大情怀里是宇宙,是众生——爱的哲学,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第一个注释。这宇宙是众生的宇宙,“山头独立,宇宙只一人占有了么?”这种平等思想、博爱精神,是爱的哲学的精华。诗人说,珍重吧,“众生的烦闷/要你来安慰呢。”这个令人烦闷的世界就在眼前,但“只能提着壶儿/看她憔悴——同情的水/从何灌溉呢?她原来是栏内的花!”诗人有意愿,没主意,无可奈何!不过并不就此罢休,于是诗人呼吁先驱者:“你要为众生开辟前途啊,束紧了你的心带罢!”又一个“众生”!在《春水》里,仅“众生”一词就出现了多次。诗人也许自己无力解救众生,但她有个愿望,并且有了寄托。谁是救世主?——诗人心中的先驱者!

冰心一生都没有停止对大自然的礼赞。在她心中,高山大海日月星辰朝晖夕照,都是她作品里的美好事物,赋予它们无限的生命和激情。“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我们无须过多附会,是“春”使这个冷酷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色彩和温情。“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大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的名句。冰心笔下许是一位“先驱者”——“人在廊上,书在膝上,拂面的微风里/知道春来了。”

诗人就是诗。在诗人看来,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自然的微笑里,融化了/人类的怨嗔。”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无穷无尽的不仁义不道德不平等不民主不自由造成没完没了的恩恩怨怨强掳豪夺兵火相加你杀我砍你死我活,从远古迄至今日,还没人能够解决这个矛盾,这都是因为私心贪心野心没有爱心之故。诗人为我们描画和设计了令人陶醉的大自然的微笑,虽然那里也有风雨,但这与人类相比自然是诗一般的天堂了。

“流星——只在人类的天空里是光明的;它从黑暗中飞来,又向黑暗中飞去,生命是这般的不分明么?”诗人把流星比作生命,其实生命也像流星,从有到无,一路飞翔,一路彷徨,从黑暗到黑暗——虽然也有灿烂的燃烧。但这似乎太悲观了。这首诗使我们想起《繁星》里的一首诗,诗人呼吁人类相爱,因为大家都是向着同一归宿的长行的旅客。诗是感情、真情和幻想、形象的艺术,这诗是深沉而富有哲理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诗人道出了生命的真实,但这真实又往往会造出一种自欺欺人的谎言。“只是一颗孤星罢了!在无边的黑暗里/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寂寞和黑暗是分不开的。那个时代,现实是黑暗的,寂寞是无法排遣的。不过也不是没有希望——当自己在黑暗幽远的道上当心地行走时,“我只倾听着自己的足音”,“在这漠漠的世界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进行在黑暗里。”对一切都不必相信,但要自信。沉寂的渊底,“却照着/永远红艳的春花”;又是一种境界——分明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读冰心的诗,我们会发现诗中的意象和情绪常被孤独、寂寞、梦幻所困扰。这一切都是现实酿造的苦酒。诗人心中虽有无限光明,却敌不住黑色潮流的袭击,这几乎是那时的诗人无法超越的事实。“在模糊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最初的一句话,也不知道最后的一句话。”于是,世界似乎成了一个混沌。因为世界是模糊的,所以才会忘记最初的,也不知道最后。这也许是与世界相处的一种方法。还有,“倘若春花自由的开放时,无意中愁苦了你,你当原谅它是受自然的指挥的。”一切若是自然所为,一切便可原谅了。因为,大自然是爱的源泉。

在她的诗里,过去我们只是强调母爱、人类之爱、自然之爱等等,而诗中的其他思想往往被忽视。冰心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她的思想是通过朦胧的隐秘的诗的语言和艺术来表现的。但有的思想也很明显:“先驱者!绝顶的危峰上/可曾放眼?便是此身解脱,也应念着山下/劳苦的众生!”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诗人悲天悯人的伟大胸怀。“为着断送百万生灵/不绝的炮声,严静的夜里,凄然的将捉在手里的灯蛾/放到窗外去了。”自然,这是对战争涂炭生灵的抗议,这种反战的思想,追求民众自由解放的精神,在她的诗里是不难发现的。《春水》带去她很多意绪,她要春水缓缓地流到人间、也要坐到泉源边上,静候回音——她希望人间永远是春天……

冰心的诗内容非常丰富,远非“爱的哲学”全能包容。她的这些无韵小诗有向往的,追求的,爱的,憎的,梦一般朦胧的、幻灭的,每题小诗对于不同的读者,给予的感受会因不同的经验、知识、阅历、艺术修养而不同。因此,她的诗给人的审美享受是不同的。只有真正的诗才有这样的艺术力量。

在新文学史上,冰心历来被称为“闺秀派”的先驱和代表,这不仅表现在她的小说和散文创作上,也同样体现在她的诗歌里。她的诗与她的散文几乎又有着同样的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而不又乏深沉,微笑里带着泪痕,一个个性化的、追求真善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成为新诗王国里第一代公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8-20
心 (1900~)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
《印度童话集》 印度穆.拉.安纳德著,1955,中青
《吉擅翅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1955,人文
《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穆.拉.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
《泰戈尔选集.诗集》 与石真合译,1958,人文
《泰戈尔剧作集》(4)1959,戏剧
《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1965,作家
《燃灯者》(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第2个回答  2006-08-20
冰心( )岁开始走进书的天地。
在新思潮的激荡下,1919年9月她以“()”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揭示了为了事业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性。以后,她又发表了《》等揭示社会、家庭、 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1923年,冰心第一部诗集《 》出版,这是中国小诗最初之作,也是影响最大之作。同年出版第二部诗集《 》、第一个散文小说集《 》。

1923年8月,冰心赴美留学。这期间,她创作的注意力在( )上,但也写了一些散文、诗、小说。作品主要有《 》《往事》《山中杂记》《纸船——寄母亲》《倦旅》《别后》等。

她的散文比小说和诗歌有更高的成就,在当时被称为很有魔力的“()”。无奈这位文坛巨匠于()年病逝北京,实为文坛一大损失。

答案
冰心( 五六)岁开始走进书的天地。

在新思潮的激荡下,1919年9月她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揭示了为了事业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性。以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揭示社会、家庭、 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1923年,冰心第一部诗集《繁星 》出版,这是中国小诗最初之作,也是影响最大之作。同年出版第二部诗集《 穆旦诗集》、第一个散文小说集《超人 》。

1923年8月,冰心赴美留学。这期间,她创作的注意力在( 散文)上,但也写了一些散文、诗、小说。作品主要有《寄小读者 》《往事》《山中杂记》《纸船——寄母亲》《倦旅》《别后》等。

她的散文比小说和诗歌有更高的成就,在当时被称为很有魔力的“(冰心体)”。无奈这位文坛巨匠于(99)年病逝北京,实为文坛一大损失。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885752.html
http://cn.netor.com/m/box200201/m8800.asp?BoardID=8800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8-20
冰心,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县,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市。童年,她在烟台度过了七八载山陬海隅的生活。冰心早期的作品,常常亲切地写到大海。幼年,她广泛地阅读了中国古典小说和汉译外国作品。1912年她考入福州女子师范预科。1913年随家到北京,进入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1918年,冰心抱着学医的目的考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后改变初衷,转学文学。192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冰心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在新思潮的激荡下,1919年9月她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揭示了为了事业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性。以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与此同时,她写作散文,1921年发表的《笑》,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美文。她还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出了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很受读者欢迎。

1923年秋,冰心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从这时至1926年,她把自己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感受以及对往事的追忆,陆续写成亲昵恳切的29封寄小朋友的信,发表在《晨报》的《儿童世界》专栏,并结集为《寄小读者》于1926年出版。这是冰心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她的散文比小说和诗歌有更高的成就,在当时被称为很有魔力的“冰心体”。

1926年,冰心在美国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这期间创作较少,有影响的作品有《南归》、《命》、《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等。这些作品有较多较深厚的社会内容,显示出冰心对生活的新认识。

1936年暑假,她赴欧美游历,经日、美、苏、意、英、法、德等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冰心到重庆,曾主持过《妇女文化》半月刊。

1941年到1947年她曾担任参政会议参政员。1946年夏回北平,斯年冬天,全家去日本。1950年,冰心作为东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在该校讲授中国新文学。

1951年,冰心从日本回国,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她的生活和创作揭开了新的一页。

1958年和1978年以后,她先后为孩子们写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还写了散文《归来以后》、《走进人民大会堂》、《樱花赞》等。这些散文不仅保持着她独具的艺术风格,更在富于时代气息的广阔背景上,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呈现出明朗乐观的色调。

1980年她创作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她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等,在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开始出版五卷本的《冰心文集》,同年出版三卷本的《冰心选集》。

冰心还翻译出版过泰戈尔的诗集、剧作和其他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她于创作之余,致力于保卫世界和平,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等工作,多次出国访问。她曾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和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副主席和名誉主席。

1988年7月28日巴金在给《冰心传》一书所作序中,称她是“我们新文学的最后一位元老”;同时又说“她的头脑比好些年轻人更清醒,她的思想更敏锐,对祖国和人民她有更深的爱”。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另有《冰心著译选集》(三卷)、《冰心文集》(六卷)等。

主要译作有:(叙)凯罗·纪伯伦《先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穆拉·安纳德《印度童话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初版,1983年再版),《泰戈尔剧作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园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诗集》(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诗选》(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泰戈尔抒情诗选》(香港万里书店,1959年),《泰戈尔剧作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泰戈尔小说选》(合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泰戈尔诗选》(《吉檀迦利》、《园丁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马亨德拉《马亨德拉诗抄》(合译,作家出版社,1966年),安东·布蒂吉格《燃灯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等。
第4个回答  2006-08-20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日本,1949—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