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我今年20岁,但受过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很多打击.现在,得知自己已经得了重度抑郁症.就是因为这样.我现在什么都没有做.一直在家,父母都很担心我,我骗他们说自己已经好了,但是我自己很清楚,其实一天比一天更严重了.我不想依赖药物,可自己真的力不从心,感觉不能战胜自己.
我该怎么办>?

抑郁症一定要 找到一个好的大夫 什么叫好的大夫呢 就是这个大夫他 不会轻易地给你下结论 这个大夫会跟你长谈 大夫能够理解你的状况 并且大夫能够 站在你的角度 来思考你的这个病情问题 给出一些适量的药物 而且还要鼓励你 在一些药物之外的疗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9
第2个回答  2009-08-27
我今年27岁,三年前也得过重度的抑郁症.抑郁症的原因很多,所以不可以概括来讲,如果能受到家人的理解与帮助当然比较好,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无法客观的面对家人与朋友的并且交流的.建议试着不要急于给自己压力,无法帮助自己的话首先试着避免伤害自己,实在不能好转,暂时把感性思维转化成理性思维,用理性思维来处理生活的锁事以及交流障碍..另外,现在有很多人心理有疾病的人很多,不要过于自责,有些人只是不能认清自己罢了.不建议看没有营养的温情片,或着是励志片,绝对会产生自叹弗如的无力感,或着对比别人幸福的反差.总之,在别人理解自己以前,先试着自己理解自己,如果不能避免的受到伤害.至少试着渐渐的减少外物对自己的伤害,理所当然当然的保护自己..另外,不要和家人隐瞒,只会加重病情,不管有多受伤,请一直讲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信的过的家人一直到传达出去为止,时间会让你遗忘一些事情,又让你学会一些,事情,这样,在某一天,你一定会豁然开朗的.那么再下次遇到这样自己,就知道自己只是暂时被困住了,一定可以走出来的...
第3个回答  2009-08-27
我们同龄~~
我刚考上大学,高考了两次。
我考二开始发奋学习,大概高二下半学期开始抑郁,当时以为高考完就没事了,可我错了。

我最初放弃了学习以外的一切思考,导致我现在思维迟缓,如今甚至不能为一件事做周全的计划。因为思维迟缓,我和童学的关系不太合理,经常恐惧,更是经常为往事自责。因为感觉自己活着没有价值徒给父母朋友填麻烦而想自杀。

这几天我悟到了些东西,最近很平静,给你分享一下经验:
1、写日记;我每天都记下心得,记下顿悟。
这是我25号的日记:(我就是我,我现在所有的烦恼所有的现状是我的现状,我现在就是这个样子。那些我认为很健康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我是病人,我要改变,那些想逼迫我改变自己想法的都去死吧!我现在害怕出门,不擅长计划,没有预案,从今天起,我要重塑自己!我有了一个新起点,今晚思考从哪开始改变!!!)
我感觉好些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些了,我好像找到了原因,“形神分离”
2、和好朋友出去玩,我只出去过几回,只有两三回感觉很好,其他的都跟浪费时间一样。

可能我帮不了你太多,首先要活着,人后不能自虐,消极想法的都是错的。相信这几点不会错。

“森田疗法”不知你听说过没,不妨看看,最近想通过这东西找找突破口。
第4个回答  2009-08-27
  您好,从您所说的资料来看,您有抑郁症的倾向,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病得心医,最好的治疗方式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药物没有什么效果,而且治标不治本,有副作用与依赖性,我们建议您进行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免影响您的生活,如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进行

  抑郁性神经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1)情绪的改变: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认知改变: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3)意志与行为改变: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4)躯体症状:约80%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体诉多而易变的感觉,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多随着抑郁情绪的解除而消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