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全诗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只有2句,没有全诗的。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


    【诗句解释】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意思是指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创作背景】

《琵琶记》所叙述的有关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元代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余年,终元之世,考试制度时兴时辍。使士人失去进身之阶,社会地位急遽下降,以至出现"九儒十丐"的说法。导致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悲剧作品,失去了现实的针对性。地位低下的书生,反成了同情的对象。歌颂书生志诚的作品渐渐成为戏曲的主流。


    【相关拓展】

1,《琵琶记》是高明根据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此剧叙写讲述的是东汉时期故事。书生蔡伯喈离别父母、妻子进京赴试,经年不归,造成家庭悲剧,最终光宗耀祖的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

2,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剧情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3,高明(约1307年-约1371年),元代戏曲作家。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代表作为南戏《琵琶记》。诗文集有《柔克斋集》二十卷,已佚。

4,《清诗纪事》,作者钱仲联。《清诗纪事》是大型清代诗歌纪事文献,收录7000多位诗人的作品,约1200万字。该书分为明遗民卷、顺治朝卷、康熙朝卷、雍正朝卷、乾隆朝卷、嘉庆朝卷、道光朝卷、咸丰朝卷、同治朝卷、光宣朝卷,以及烈女卷、释道卷、鬼诗梦诗卷、民歌谣谚卷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8

全诗是: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相关解释:

指我好心好意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作品出处:

元代·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第2个回答  2023-07-29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全诗如下: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落花时节又逢君,惆怅此情无计论。
愿得明月托鸿志,碧水青天映晚云。
且把思念寄千里,惟愿吾爱常相亲。
这首诗出自《清诗纪事》中的《虞美人·宜州触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