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成立后,领导和影响了哪些重要的武装起义?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武装起义:(1)1906年12月,在湖南、江西交界的浏阳、醴陵、萍乡地区首先爆发了号称“革命军”的大规模会党起义,起义群众包括煤矿工人、贫苦农民和防营士兵等。这次起义明显地反映了革命思想的影响,但由于没有克服旧式会党起义的弱点:仓促发难,各股蜂起,号令不一,事前缺乏严密的计划,事后又没有迅速出击的作战方案,最终失败。(2)从1907年5月至1908年4月,在孙中山的直接领导下,同盟会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连续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即1907年5月的饶平黄冈起义、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2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的钦州马笃山起义和4月的云南河口起义。这些起义都失败了,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革命党人缺乏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进行长期艰苦战斗的经验。(3)1907至1908年间,光复会在浙江、安徽发动了两次起义。1907年,秋瑾和徐锡麟决定同时在浙江、安徽发动起义,最终失败,秋瑾、徐锡麟均慷慨就义。1908年11月,岳王会军事骨干、安徽新军炮营队官熊成基率新军起义,围攻安庆一昼夜未能成功,起义失败。(4)1910年,革命党人倪映典率新军在广州起义,起义军伤亡百余人,终因弹药缺乏而失败。(5)1911年,黄兴等领导了黄花岗起义,最终失败。黄花岗起义的失败,使同盟会丧失了许多优秀干部,领导力量大为削弱。但这次起义使清朝统治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
意义:(1)不断冲击和动摇着清王朝的统治,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开辟了道路。(2)革命党人的英勇献身精神,鼓舞了群众的革命勇气,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3)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只有武装革命才是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正确道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