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的平仄规则

以下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本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完全相同。四用韵,两平两仄。第一句为七言句,平起仄韵。第二句为五言句,仄起仄韵。第三句亦为七言句,换平韵平起平收。第四句九字协平韵,又第四句有者可余地四字略断为豆,但还是以九字到底为佳。
春花秋月何时了,
◎○◎●○○▲(仄韵)
往事知多少。
◎●○○▲(协仄韵)
小楼昨夜又东风,
◎○◎●●○△(换平韵)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协平韵)
雕栏玉砌应犹在,
◎○◎●○○▲(三换仄韵)
只是朱颜改。
◎●○○▲(协三仄韵)
问君能有几多愁?
◎○◎●●○△(四换平韵)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协四平韵

1、虞美人,亦称《玉壶冰》、《忆柳曲》、《虞美人令》、《一江春水》。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阙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 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基本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以《虞美人·修眉刷翠春痕聚》(作者:宋,张炎)为例,格律对照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修眉刷翠春痕聚,难翦愁来处。断丝无力绾繁华,也学落花流水、到天涯。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那时错认章台去,却是阳关路。待将心恨趁杨花,不识相思一点、在谁家?

扩展资料

虞美人格律的另一种正体,以《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为例: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中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阑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虞美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本调(虞美人)一共五十六个字,前后阕完全相同。押4种韵,两种平韵两种仄韵。第一句有七个字,以平字开头,以仄韵结尾。第二句五个字,以仄字开头,仄韵结尾。第三句也是七个字,换平韵,平字开头平字结尾。第四句九个字,押第三句的平韵。关于第四句,有一种说法说可以在第四字后略断为豆,也就是略作停顿,但还是九个字组成完整一句最好。

以下是符号意义:
◎可平可仄
○平
●仄
▲韵

还有不明白的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一、虞美人的平仄规则
  标准体【虞美人】词牌格律
  范词欣赏:标准体【虞美人】唐·李煜(56字)
  上阕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韵1)(第一【意群】单仄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中平中仄仄平平,领领中平中仄仄平平。(韵2)(第二【意群】双平韵)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下阕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韵3)(第三【意群】单仄韵)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中平中仄仄平平,领领中平中仄仄平平。(韵4)(第四【意群】双平韵)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
  1.标准【虞美人】是单仄和双平入韵,以四韵部转换为首选;元、明、清多用这种句读方式。
  2.宋词多为56字体,但两结用“上六下三”句读;创作时,最好在字的涵义上能与句读相符合。
  3.领字表示是强调结构,不占句型字位;谱内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二、作法举例
  本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完全相同。四用韵,两平两仄。第一句为七言句,平起仄韵。第二句为五言句,仄起仄韵。第三句亦为七言句,换平韵平起平收。第四句九字协平韵。又第四句也有写成7+3句式的(如下例中李煜词作),且形成7/7/3三句押韵的格式,与常见格式比,多出一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示意符号】:⊙可平可仄;○平声;●仄声;△平韵;▲仄韵

  三、词牌名简介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第3个回答  2009-08-19
你要问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