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的春节有什么风俗

如题所述

春节,又称新春、年节、天腊、岁首、新年、大年,英文名:Spring Festival,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作为地道的阜阳人,在春节,除了放鞭炮,还有许多春节的风俗,下面我就分享一些安徽阜阳春节的风俗吧。
阜阳春节风俗之一是三十贴春联。贴春联是有讲究的,一家人只有全在家才能贴,少一个不在也不能贴,绝不能让家人贴在门外。所以,一些赶集上店的,走亲访友的,还有外出做活的,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家。这就是年的魅力,家的魅力,不然现在打工的为啥千里迢迢要在年三十晚赶到家呢?
一些欠债户,三十早上就贴春联了。春联一贴,前来要账的人转身就走了,不论欠多少钱,也不论多么急着用钱,也只有等到出了正月再要。不然那叫“抠”人家的门神眼,对双方都不吉利。一些欠债户,甚至早在二十七八就贴好春联了。
主门上贴好春联后,就贴一些家什上。什么物贴与其相关的字,床上要贴“身体健康”或“身卧福地”等;堂屋后台上方要贴“赠福财神”或“金玉满堂”等;后台香炉窝上要贴“满斗香火”等;腊台两边上要贴“大吉大利”;箱子柜子上要贴“满箱衣裳”等;锅台墙壁上要先贴请的灶王爷,再在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是“一家之主”。要是头年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是不贴春联的。第二年,只贴绿纸或蓝纸春联。只有到第三年才贴春联。
阜阳春节风俗之二是点红蜡烛。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点红蜡烛是来自一个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野兽,每年的最后一天,年都会来到一个村里吃人,有一次,碰巧一位老人来到了这个村子,老人说,有他在,不用担心会被年吃掉,于是,老人让在屋子里点上红蜡烛,年来了,他们放起了鞭炮,把年吓走了。从此人们就在大年三十晚上在屋子里点上红蜡烛,直到新年的第一天,久而久之点红蜡烛习俗就流传下来。
阜阳春节风俗之三是初一拜年。初一放鞭炮迎来了新年,阜阳拜年的大戏就上演了。已分家单过的男人,天一明就带着妻子儿女去给爷爷奶奶、爹娘拜年。因是至亲,拜年不来虚的,磕头是真磕。拜过后老人要给孙子孙女压岁钱,钱多少根据老人的财力而定。
给自家人拜过后,凡同族的男性都约在一起,由年长点的带队,开始给长辈们逐家逐户拜年。每到一家,大家该叫啥叫啥,一致说道:“请你们上坐,我们都来给您老拜年了。”不等拜者弯腰,被拜者就连忙上前扶起众拜者,连声说:“省了,省了。”于是大伙落坐,被拜者就让这拜年队伍中的自家儿孙敬烟、端瓜子。一会功夫,大家就起身告辞再去另一家拜。此时,族与族之间拜年的人马乱碰头陪山液。族内的拜完后,族与族之间就开始互拜了。就连平时关系不好的也在这互相拜年中矛盾不解自开。
这天最忙的要数庄里年纪最大、辈份最长的人。他们从早七点左右开始接送前来拜年的,要接送到十点多钟。若给同辈的长兄拜年,进门不说拜年,只说“旺上”。男人拜年结束后,有的找牌场,有的闲遛,小孩玩夜里拾的炮。接下来女的拜年开始了。其拜年的形式和男人拜年差不多。待女的拜年结束后,都到十一点左右了。
阜阳春节风俗之四是送老雁馍。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俗称回门,在女儿回门的时候,有一样礼物是必不可少的“老雁馍”!在阜阳,每到正月初二和正月初六,女儿女婿和孩子们带着“老雁馍”回娘家风俗,大雁馍是一份代替孝心的礼物,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敬意。“老雁馍”是阜阳及皖北地区家喻户晓的美食,不同于一般美食的是它有自己的象征芦物意义。传说沿颍河一带在二月二时,常见有大雁起落于河岸,久之,有人把这种现象与“龙抬头节”联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的谣传,说二月二这一天是老龙王(老人)升天的日子。出嫁的女儿要蒸老雁馍来为父母消灾祈福,避凶化吉。之所以叫做老雁馍是因为老雁就是女儿的象征女儿出嫁,好比长大的雁子飞出了巢儿,但她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我们最深的羁绊,女儿在这样的季节里,像雁子在暖春返回北方的家园一样,这段日子也是父母一年当中最期盼的时光之一。
阜阳春节风俗之五是破五。阜阳初五又称破五,说明初五是春节期间比较重要的一个风俗。关于这个风俗这有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年间,生活贫困捕鱼为业的沈万山冒风雪捕鱼,一连几网网里都是同一个瓦盆。他不再往水里扔,拿回了家。妻子告诉他,邻人送给他家一只鸭子过年,夫妻俩把仅有的一点米倒盆里喂鸭子。第二天早晨一看,盆里竟盛满了白米。用家里唯一一枚铜钱放盆里一试,竟是一盆铜钱。又用铜钱换了银子,换了金子珠宝放盆里,沈万山因此成了首富。
明太祖听说此事,将盆据为己有。他找了一颗夜明珠放进去,便有了一盆夜明珠!明太祖抱着聚宝盆想告诉皇后,不料过门槛时跌了一跤,摔碎了聚宝盆。这天是初五,故称为“破五”。这天,商店开门做生意,大放鞭炮庆开市。年,到这天真走了。中国春节有很多特色习俗,其中各地的习俗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团圆、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等,愿我们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相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