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牡丹翻译及原文

如题所述

正午牡丹的原文是:“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高渐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的是一丛牡丹,牡丹下有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他一见就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怎么来辨认呢?画中的牡丹花张开,颜色干燥,这是中午时的花;猫的瞳孔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的猫眼。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房是收敛着的,颜色也润泽;猫的瞳孔早晚是圆的,太阳渐渐升高,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这段文字描述了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中有牡丹和一只猫,但他不确定这幅画的水平如何。吴育作为他的亲家,通过观察画中的细节,如牡丹花的形态和颜色,以及猫的瞳孔形状,准确地判断出了这是正午时分的牡丹。这是因为正午的阳光强烈,牡丹花会张开并显得较为干燥,而猫的瞳孔在强烈的阳光下会收缩成一条线。

这个故事展示了吴育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生活经验。他能够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分析,准确地判断出画中所描绘的时间和场景。这也提醒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关注整体的美感,还要学会观察和分析细节,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提炼出美的元素和意境,再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这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和热爱,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正午牡丹”这个故事通过欧阳修和吴育的对话,展示了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