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经之争今古文经之争的历史演变

如题所述

在西汉成帝时期,刘歆在整理秘籍时发现了古文版本的《春秋左氏传》,据《汉书·楚元王传》记载,他认为左丘明与孔子观点一致,且曾亲受孔子教诲,因此认为古文《左传》相较于后世口述的《公羊》和《谷梁》更具可信度。刘歆借此试图将《左传》解释《春秋》,并在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提出将古文经传纳入学官。然而,由于朝廷中大部分太常博士以及权贵官员都是今文经的拥护者,这一提议遭到强烈反对,未能实现。

进入东汉,光武帝时期虽然仍保留了十四位今文经博士,但他力排众议,增加了《左氏春秋传》。章帝时期,为了稳固封建统治并统一学术思想,召开了白虎观会议,制定了《白虎通议》,这一举措对今文经的影响力产生了巨大削弱,标志着汉代经学开始走下坡路。郑玄这位兼通今古文经的学者,采用折衷的方式注释经典,使得汉代经学之争在形式上宣告结束。

到了近代,清末时期,今文经学的代表如皮锡瑞和康有为,与古文经学的代表章太炎和刘师培,又掀起了新的今古文经学之争。这场争端持续了两千多年,对学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