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景抒情为题材的唐诗,宋词各十首,并赏析

唐诗,宋词各十首

从赏析的角度给每首诗,词各命3个题,

如:表达了什么感情?
真的狠急啊~~~~~是作业啊,拜托了,6首就够了~~~~~

  以下都是我自己找诗编题的,不知可否?花了我好多功夫呢~~~

  唐诗:
  一、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1.诗中有哪些意象?
  2.第一联那两个字用得几妙?好在哪里?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
  1.首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幽人”指的是谁?
  3.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三、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望岳?
  2.颈联哪两个字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气概?

  四、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1.第一二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墟里上孤烟”借鉴了陶渊明的那句诗?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1.作者宿于王昌龄隐居之处,诗中是怎样描绘隐居处环境的?
  2.说说王昌龄隐居处的环境特点。
  3.尾联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六、润州听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 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是羁旅水途之作,诗中那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心情?
  3.试描绘诗人的形象。

  宋词:
  一、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1.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这些景色渲染了怎样的意境?
  3.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二、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哪一句流传最广?这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夕阳西下几时回”表达了什么感慨?
  3.整首词的基调是怎样的?

  三、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此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欧公与友人梅尧臣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
  1.这里的“恨”如何理解?
  2.从“今年花胜去年红”可以得知什么?
  3.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四、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作者寄予了杨花怎样的品格内涵?
  2.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词的主题是什么?

  五、西江月

  苏轼

  顷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第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琼瑶”本意是什么?这里指什么?
  3.试描绘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六、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简析词的上下阕基调,有何不同?
  2.“天涯何处无芳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为何说“多情却被无情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