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与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公司西北分公司就建设25万千瓦风力发电什么时候建设?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公司西北分公司什么时候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建设?

  世界水电之都 中国动力心脏
  ———三峡·宜昌
  打三峡·宜昌品牌 建"沿江经济走廊"
  初夏时节,万余名建设者集结在宜昌的崇山峻岭中,抢建地质复杂、工程艰巨的沪蓉西高速公路。这条从上海到西藏的高速公路,是连接我国东部、中部和大西南的重要快速通道。
  与此同时,与这个动脉并肩而行、连接东中西部的另一重要快速通道———宜万(宜昌至万州)铁路,也在千山万壑中紧张施工。
  两大动脉取道宜昌,充分凸显了这座城市在全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宜昌拥有237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宜昌港位列长江八大港口之一,三峡机场是区域性重要航空港。而今,宜昌又成为全国公路网、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和长江中上游交通枢纽,发展空间大张。
  峡江涛声,见证着宜昌城2400多年的发展史。宜昌市委书记李佑才说,位于湖北西部、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口的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作为长江要塞、军事重镇和渝湘陕鄂物资集散的重要商埠,经千年而不衰。早在1876年,宜昌就被辟为通商口岸。直至今天,宜昌仍是重庆等大西南地区物资、人力资源输出的重要通道。
  除承担物流、客流和“西气东输”中转重任外,宜昌还是全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全国电力输送中心和“西电东送”的重要节点。全市在建和已建成的水电总装机达2300万千瓦,接近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一半。
  新的历史时期,机遇再次垂青宜昌。举世瞩目的葛洲坝、三峡工程的兴建,使宜昌成为世界焦点。宜昌把握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机遇,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城市功能迅速增强,被定位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成为汉渝都市圈之间最具实力的中心城市。
  在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时,宜昌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全力打造沿江经济走廊,把沿江地区建成现代化工业的集聚区、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区。加快发展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植以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为重点的支柱产业。着力提升纺织、建材、轻工、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工业布局向沿江集中,工业项目向优势产业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强企业和适销产品聚集。
  目前,该市已建成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多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速度加快。其中,沿江地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形成了以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的江苏南辉、台湾凯普松、长江铝业等企业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以兴发、宜化、新洋丰等为主体的全国重要的磷化产业集群。
  据介绍,宜昌还将利用三峡水电能源大力发展载电体工业,新建一批具有防洪灌溉、旅游观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农业示范基地,利用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的优势,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库区现代化的水上交通。
  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库区人民为三峡工程作出了巨大牺牲,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三峡库区屈原故里秭归、昭君故里兴山、宜昌后花园夷陵三个县区,近年来已对接项目68个,与对口支援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新一轮的经济技术合作,其中仅上海市就向夷陵区累计捐赠了6515万元的资金和物资,一批新项目正在洽谈论证之中。
  崛起中的旅游之都
  2005年,宜昌旅游的核心景区———三峡大坝旅游区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这标志着宜昌已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是旅游之都正在崛起的重要标志。
  今年“五一”旅游黄金周,宜昌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2.46万人次,同比增长13.1%,旅游总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海外游客9500人次,旅游创汇178.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3.9%、79.3%。
  宜昌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椐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标准》,宜昌拥有6大类旅游资源601处,其中世界级旅游资源3处,国家级30处,省级40处。如今,在宜昌,最有卖点的旅游产品,要数“长江三峡、三峡工程和屈原故里”三大世界级品牌。这三大品牌,为宜昌旅游成为“中国顶极、世界精品”创造了先决条件。
  按照《宜昌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宜昌旅游的总体定位是:以巨变新三峡为核心旅游品牌,实施“产品综合化”、“个性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城市游憩化”、“大旅游产业带动”总体战略措施,将宜昌建设成三峡区域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城市和接待中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为实现这一目标,宜昌以旅游文化活动为载体,强力推介新三峡旅游,宜昌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并被国际节庆协会(IFEA)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巴楚文化闪耀三峡
  5月18日,宜昌业余歌手陈娟在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栏目里,用她的男女声反串绝技表演了三峡宜昌的多首民间歌曲,技惊四座。
  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前,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用一首原生态山歌《花咚咚的姐》,赢得了满堂喝彩。
  像陈娟、王爱民、王爱华这样,把三峡宜昌的文化艺术带到全国各地的已是屡见不鲜。
  宜昌是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积淀深厚,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武圣关公、学者欧阳修等文化名人在宜昌影响深远,使宜昌文化具有了多样性特色。三峡工程在宜昌的兴建,更为宜昌文化注入了现代特色。
  镌刻着三峡宜昌久远历史印迹的民间文化,不仅是见证宜昌历史的“活化石”,也是丰富宜昌当今文化内容的“活宝贝”。按照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方案”,文化部门的调查显示:宜昌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5大类72个品种。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中,宜昌申报了“屈原故里端午民俗”、“长阳土家跳丧”、“宜昌长江峡江号子”等十个项目,成为湖北省第一申报大户。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形式,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素材,一批文化精品脱颖而出。据统计:近五年来,宜昌共有30多件作品获全国性奖励,《土里巴人》等9件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上海市对口支援宜昌暨中国光彩事业三峡库区(宜昌行)
  项目推介会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合作交流与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推动上海企业与三峡对口地区的经济合作,帮助库区加快产业发展,兹定于5月31日下午4时30分,在上海虹桥宾馆二楼嘉庆堂(延安西路2000号)举办上海市对口支援宜昌暨中国光彩事业三峡库区(宜昌行)项目推介会。会上,湖北宜昌市政府将介绍投资环境,推介重点项目,敬请光临!
  “阿拉”在宜昌
  编者按:他们或是政府工作人员,或是投资者,或是游客,他们都来自于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上海,他们的目的地都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宜昌。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宜昌这片热土,对宜昌的发展做着各自的贡献。同样,他们也赢得了宜昌人的尊重,为自己的城市———上海赢得了尊重。
  工作在宜昌,感动着
  1996年,他到宜昌旅游,只是一个匆匆过客;7年后,他到宜昌主导当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他就是干晓明,宜昌泰江置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7年前,干晓明到三峡旅游,第一次踏上宜昌的土地。宜昌留给他的是一段深刻的记忆。
  “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因为三峡工程,宜昌可谓声名远播。”干晓明很坦率,“举世瞩目的水电之都,蕴藏的发展潜力,不会逃过任何生意人的眼睛。”
  2003年,宜昌市城区东拓的步伐加大,公开挂牌出让宜昌城区最大的一块土地--沿江大道延伸段1145亩土地的使用权。2003年底,来自上海的泰江公司以5.43亿元的天价一举夺得宜昌这块宝地的使用权。干晓明被上海公司派到宜昌,成为宜昌泰江置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主持宜昌“长江画廊大型滨水聚居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高达29亿元。
  7年之后,当再次踏上宜昌这片土地的时候,干晓明首先感受到的是她的变化。重新审视这座城市,干晓明感触颇多:“宜昌是一个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在这里投资房地产开发,我充满了信心。”
  投资在宜昌,兴奋着
  秦忠,上海粤海宜昌公司总经理,38岁,一位年轻的企业家。
  总部位于上海的粤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外贸业务,凭借多年建立的海外贸易关系,即使在2005年中国与欧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最严重的时候,粤海的出口仍然强劲。
  为了扩大公司规模,上海粤海决定建立自己的上游产品基地。经过精心挑选,上海粤海的纺纱基地最终落户湖北宜昌夷陵区。
  “我们和宜昌的纺织企业有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的诚实守信,以及当地政府的招商热情吸引了我们。”秦忠如是阐述他在宜昌投资的理由。
  他说,根据公司规划,随后还将进行二期和三期投资。
  现在,粤海公司已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并确定了专职人员为粤海提供相关服务,粤海有任何需求,当地政府就会及时回应。
  秦忠特别感谢当地政府的支持,“如果没有当地政府,我的公司发展不会如此顺利;对于外来企业来讲,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是最重要的,也是外来企业最关心的。”秦忠说,宜昌的投资环境让他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而且也给了他扩大公司规模的信心。
  旅游在宜昌,快乐着
  2006年4月19日,是64岁的上海游客华尧津老人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他随上海某旅行社到宜昌车溪风景区旅游,适逢三峡皮影馆开馆,他有幸成为揭牌嘉宾,从而获得了“终身免费游车溪”的惊喜。
  第一次到宜昌旅游,华尧津为三峡的壮丽美景而陶醉,美丽的宜昌城和热情的宜昌人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站在坛子岭俯瞰三峡大坝时,一股自豪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华尧津说,“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到三峡大坝看看,看看我们祖国的伟大。”
  雄伟的三峡大坝、壮丽的长江三峡让华尧津兴致盎然,而宜昌特有的民俗文化则让他如痴如醉。在车溪风景区,他看到了影视艺术之祖、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一绝”的皮影戏,看到原始的水车、煮酒等民间传统工艺。“所有这些,以前都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而现在身临其境,觉得‘别有风味’。”
  “宜昌的街道整洁而干净,而且绿树成荫,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我想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一定很舒适。”华尧津老人如此评价宜昌。
  给华尧津和同伴留下最深印象的则是宜昌人的热情。无论什么时候问路,市民都会热情指点;就连下榻宾馆的服务员说话都是轻声细语,让他们这些老人感觉如沐春风。
  “这次到宜昌确实不虚此行,在有生之年,我一定会故地重游。”华尧津老人说,届时他将邀请更多的同伴,再次畅游三峡,畅游宜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