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典故
1.出自论语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论语别裁 长安居大不易 讲到这里,孔子就提出在用的方面的一个问题。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是两句名言,我们常常引用的,就是出自《论语》这个地方,孔子说的话。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 我们看了这一段话,再从相反的角度看,历史上多半把孔子描写得像塑像那么呆板可怕,并不是温、良、恭、俭、让。如果照那个样子,而今日孔子是我的老师,我一定对他远离一点,怕跟他对面讲话。那是我们的历史在我们心理上,所塑造成一个下意识的形态。 现在由这句话看起来,好像孔子很厉害,他晓得利用关系。他说,要到某一国家去,达到某一个目的,先要和这个国家的上流社会,政府首长的关系,都搞得非常好,同时把社会关系搞好,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这些地方,看起来是教人使用手段,多厉害!事实上任何人,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但最重要的一点,这里是为仁,目的是做到仁,在救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1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是两句名言,我们常常引用的,就是出自《论语》这个地方,孔子说的话。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20
发 音 :mǐn ér hào xué ,bù chǐ xià wèn 好学字贴
释 义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敏:聪明;好:喜好。 出 处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词 目 :不耻下问 发 音 :bù chǐ xià wèn 释 义 :耻:羞耻,耻辱。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出 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用 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近义词: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示 例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成语来由: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第3个回答  2010-11-14
前两句的意思:要做好工作,先要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很重要。
第4个回答  2010-11-1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论语·魏灵公> 孔子说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