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彗星来的一夜官方结局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我们从结尾处讲起:

天亮以后,醒来的艾米起身,查看周围的一切。当她渐渐看到好友接连出现,每个人都很友善。

她以为一切都只是一个梦,过去的那一夜,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只是她的幻想而或梦境。

当她慢慢走出屋子,来到了停在门外的车子前,发现窗户被砸破的痕迹。

而此时艾米的男友凯文出现,递给了她一个戒指。

艾米看着手心和手指两个一样的戒指,明白了昨晚发生的一切并不是梦境,而是真实存在的。

此时凯文电话响起,她企图杀死的另一个“艾米”打来了求救电话。凯文转过身去,惊恐、不解的望着眼前的艾米。

此时电影终,这个世界的两个艾米何去何从,我们不得而知。

为了便于理解剧情,我们将电影划分成三个时间节点。

【彗星来之前】 【彗星来了】 【彗星走了】

    前提:你需要认可平行时空理论,即存在无数相互平行却又互不干扰的平行世界。

当然,如果你不认可平行时空理论,也没有关系,结尾处我们可以做另一种解释。

(1)彗星来之前:

诸多平行世界同时存在,却又互不相干。运行的轨迹基本相似,每个人的人生大体相同。

在电影中,诸多平行世界内久违相见的八位朋友,约定了相同的时间、地点,进行聚餐。

此处很多人不解,假设存在诸多平行世界,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基本一致的聚餐,这说明不同世界内他们的生活轨迹应当完全一致。

但在彗星来的那一个夜晚,主角们对应的过往生活,为何又开始了形成了差异,不同的世界内,主角的性格和过往隐秘均又不同起来。

引入“薛定谔的猫”这一理论,就是为了解释这一设定。

理论:在盒子未打开之前,盒子里的猫和放射性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横定和一致的,只有当打开盒子以后,猫的命运才会发生转变。

解释:你打开盒子以后,猫死了,意味在你未打开之前,猫就已经死了。反之猫活着,意味着你打开之前它就是活着。

但你没有打开之前,无数的盒子里的猫,状态却又一致,所以只有当你打开盒子的时候,一切才发生改变,继而也直接改变了他们之前的状态。

简单来说:有无数个盒子装着无数个猫,没打开之前都是不死不活,即状态一致,打开以后才会发现有的活,有的死,状态出现差异。

结论:在电影中,盒子就是主角们生活的世界,主角就是那个盒子里的猫。没有打开之前,无数世界里的故事都是一样的,当打开以后,过去现在及未来全部发生改变,每个世界都呈现了不一样的状态。

而“彗星”就是那个打开盒子的双手。

(2)彗星来了

彗星来的那一刻,无数平行世界内盒子被集体撬开,从此刻开始,每个平行世界内人们的生活轨迹开始变得各不相似。

同一个人在不同世界,呈现了不同的面貌。

但比盒子被打开而言,还有着一个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不同世界之间发生了交叉反应。

当主角们陆续走出屋子,又返回屋子的过程,时间横定,但是空间发生了转移。

如同下图,无数个盒子(平行世界)分散四周,人走出盒子进入到中间那个点,再返回到盒子里。

在一进一出的过程中,你有可能偏离了原来的世界,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

而在你重新进入到的那个新世界里,人的外表一致,但内心和过往,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所以,你认识的那个人,未必是你曾经认识的那个人。

此处有一个设定,很多人再次不理解,假设某位主角出了盒子,通过中间的交叉点,又回到了盒子,那是否会出现他回到的那个盒子里,已经有了他,此时出现两个自己的状态。

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后面结尾处,同一个时空出现两个艾米的原因。

那这种情况,平行时空理论里如何规避?

电影中运用的是“停电”的方法,彗星来的那一刻,无数平行时空不同世界里,有的屋子停电,有的屋子并没有。

停电屋子的人走出屋子,通过交叉点进入到另一个停电的屋子。而没有停电的屋子,主角继续留在屋内,并没有进行交换。

假设此时停电屋子的人出了屋子,去到了没有停电的屋子,怎么处理?

电影通过“便签纸”来解决这一问题,走出屋子的主角来到了没有停电的屋子前,并没有进入到屋内,而是选择了在门上留下了便签纸。

此处很玄妙,为何主角不推门而入,而是选择留下纸条退去?

这应该只能通过心理学来解释,当你在一个屋子里发现了另一群和自己一样的人,人的第一反应也许是惧怕、继而逃离。

电影通过这种玄妙的手段,来控制着不同世界人的唯一性。

但凡事皆有意外,某个世界内的艾米发现了男友凯文和前女友劳伦之间有旧情复燃的可能性,艾米在伤心之余,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去另一个世界。

她穿越着一个个平行世界,经过她不断的挑选,她在某个世界看到了相互依偎、感情热烈的“自己”和男友。

她选定了这个世界作为目标。

但由于这个世界的灯一直亮着,主角并没有走出屋子,于是她砸了车窗,吸引人们走出屋子,然后她谋杀了这个世界的自己,取代了她。

(3)彗星走后

天亮之后,彗星走了,所有的盒子重新关闭,交叉点消失。

每个世界又回到了相对的唯一性,艾米以为自己成功的留在了,她精心选定的这个世界,但凯文接到的电话打破了她的幻想。

    前面说到,如果你不认可平行时空理论,也并无关系。

因为你大可将这一切理解为人总在追忆和想法中生活,总是慨叹自己曾经没有做过什么,未来想要做什么。

不同的平行时空,大抵就如同你一万个想法对应的一万个世界。你依旧是你,但你的每一个思维决定,将带来无数个你。

艾米走过的每一个世界,对应的自己,有些是你曾经讨厌的,有些是你曾经喜欢的。但无论如何,你“杀不了”自己。

勇敢面对自己,而不是选择逃避。

在各大综合性电影评分平台,悬疑类电影中,《彗星来的那一夜》排名很高。

悬疑电影通常有如下特色:烧脑、酷炫、眩晕。如果再加上特殊的环境和音效,甚至让人偶有不适。但《彗星来的那一夜》只保留了烧脑这单一元素,它的纯粹反而让它赢得了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7

《彗星来的那一夜》是一个很唯美的名字,可唯美却不贴切,因为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叫做《Coherence(量子相干)》,这个名字虽然对于非理科学术的观众很不友好,但是却十分合适电影的“硬核”内容。《彗星来的那一夜》讲述的是八位主角聚餐那晚,彗星造访地球时发生了一系列不合常理的故事。编剧兼导演的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构想剧本,最终成就了这部超低成本却超高口碑的电影。而关于电影的结尾,似乎的确令人费解:

女主角艾米丽发现自己身处的屋子里的其他人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他们已经被其他平行世界的代替,尽管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艾米丽走出了房门,发现很多平行世界的房子里众人都在争吵着,于是她找到了一间看起来十分和谐的屋子门口,里面的八位角色并没有因为量子相干而影响,大家愉快地聊着天,一幅其乐融融的样子。

于是艾米丽决定潜入这间房子,杀死这个平行世界的“自己”。于是她故意将门口的车子弄出声响,将众人引出屋子,最终趁着“自己”在检测车子的时候制服了“自己”。之后艾米丽走进屋子,和这间屋子里的“朋友们”聊起天,之后再将“自己”给杀死。

时间来到了第二天,艾米丽发现自己在屋子里醒来,屋子里的其他人都是如此的和谐,于是艾米丽跑出房间,不料被“男友”叫住。“男友”说自己找到了艾米丽掉的戒指,可艾米丽此时正戴着自己的戒指(所以“男友”给她的这枚戒指根本不是她的),与此同时,“男友”接到了一个电话,并且讶异“奇怪,怎么我接到了一个你打来的电话”,当“男友”接起电话,突然疑惑地看着艾米丽,电影戛然而止......

这里此时表达的意思很简单,那个世界的艾米丽还活着,并且她打电话给自己的男友让他小心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也就是说,影片最开始的艾米丽已经来到这个不属于她的平行世界。其实这里和一段看似无关的几句台词形成了呼应。在艾米丽最初的世界里,她讲到了一个故事:一位女士报警,说此时此刻在家的男人不是他的丈夫,因为她昨天已经把她的丈夫给杀了。这和艾米丽为了代替那个世界的自己,并且杀人的举措不谋而合。

那么电影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形式结尾呢?

电影里一段台词可以很好地诠释电影的主题——我们都以为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代表的是自己的阴暗面,殊不知我们才是那个黑暗面。《彗星来的那一夜》以如此低成本拍出了一个格局如此大的作品,并且在作品里十分严谨地说明了“量子相干”这个物理现象。不但如此,电影还能将主题升华到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差异,可以说将“科学的严谨性”和“人文情怀”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一个半小时的篇幅里,给我们这些观众上了深刻的科学与哲学一课。

第2个回答  2019-04-18

像绝大多数低成本科幻片一样,《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依然有两个:

1、一个金点子

2、对人性的拷问

前者不难理解,如果我们知道《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另外一个名字是《相干性》的话。

电影中发生的一切也正是源于此,彗星划过天际,让一群聚会的好友意外的处于了量子力学中所谓的相干状态,几个人就像是被装在盒子里的薛定谔的猫一样,存在着无数的平行世界,也存在着无数的可能。

而一旦彗星远离地球,发生量子退相干现象,所有的可能性就会坍塌为一种现实,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也就有了结果。

而后者,在电影中则显得无比暗黑。

女主艾米丽的人生并不顺遂,甚至带着几分戏剧性。作为一个芭蕾舞专业舞者,一次意外让她错失了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顶替她的人却因为这次的表演而声名大噪,成为提起芭蕾舞就能立马想起她名字的知名舞者。也是这个原因,艾米丽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后悔于自己当时的选择。

在得知了他们正处于相干性状态时,艾米丽遇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自己,那个世界的她在当时选择了上台表演,也成为了艾米丽一直想成为的人,过上了艾米丽一直梦寐以求的生活。

无论是经历了如何艰难的内心挣扎,艾米丽最后还是选择了屈从于自己的欲望。她悄悄潜入另一个自己的家中,不加犹豫的杀了另一个自己,在彗星离开地球后,完美实现“鸠占鹊巢”。

虽然在电影结尾,艾米丽的男友当着她的面接到了“艾米丽”的电话,甚至略带惊恐的看着眼前的艾米丽,似乎是被杀的那个“艾米丽”复活,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如果按照电影全片围绕的“相干性”来讲的话,一个世界容不下两个艾米丽,所以这样的开放式大结局如果深究的话,只能算作电影的一个bug。

我们常常因为“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争吵个不停,但在笔者看来,人生来混沌,无分善恶,后天所处的环境以及受到的教育才会决定一个人会是什么样子,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人性之恶,但如果面临同样的选择,不是所有人都会变成艾米丽......

第3个回答  2019-04-14

要理解这部电影的结局还是需要首先理解这部电影的之前的情节设定的暗示,在前面的剧情里已经暗示了女主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所以也就意识到了这个彗星的到来导致了时空的错乱。


所以这个时候女主也猛然意识到同一个维度的空间里只能有一个自己的生命存在,但是自己又回不到之前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空间了,因为相似的空间太多了,于是美丽的女主杀死了另一个空间里的自己。


但是这个结局还是给人带来了悬念,但是同时也已经暗示了女主的丈夫察觉到了异样,在剧情的末尾男主发现了真正的这个空间的女主在卫生间的异样,如果这部电影有第二部的话应该就是会围绕这个彩蛋展开了吧。

其实这部电影本质上也是和那个男人来自地球的性质是类似的,都是低成本的经典佳作,能够撑得起这么高的评分也是考得剧情和脑洞了。

第4个回答  2019-04-12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看悬疑和惊悚电影。而彗星这部电影不管是在豆瓣还是知乎上面的呼声都非常高。在今年寒假的时候,我和我姐姐一起观赏了这部悬疑烧脑片。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平行时空。一群大学同学开始了时隔很多年以后的同学聚会,他们提起了彗星到来的那一夜往往会发生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说一个女人在睡醒了以后报警说自己昨晚杀了自己的丈夫,但是当警察来了以后却发现丈夫依然活着。

紧接着在这一间屋子里面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他们每个人都遇到了在平行时空里的自己。在不同的平行时空里,他们的生活境遇都不同,但是却彼此认识,总体情况相同。

在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后,女主开始为自己寻找一个最幸福的世界,把那个世界里面的自己杀掉,取而代之的故事。我觉得结局应该想要表达的是女主本来杀死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自己,因为被杀死的女主也是从别的世界过来的,总之,这个结局给了观众很多想象空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