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怎么看,帮我看看

你们看看我这上山捡来的是值多少钱

康熙通宝为清代钱币,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康熙通宝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面文“康熙通宝”以真书直读。

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

康熙通宝有小平及当十大钱。钱文真书体直读。除宝源、宝泉二局以满文纪局外,各省均以满汉字纪局名,穿左铸满文,穿右铸汉文。各省铸钱均为小平,折十大钱为宝源局所铸,面文离郭隔轮,背满文宝源列穿左右。币材多呈青白色,即用铜锡合金,通称大白钱;也有红铜及黄铜的省局铸钱。

古代钱币的鉴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 .辨别真伪;一.鉴别年代;三、评定价值;四、确定国别。只有做好钱币的鉴定工作,才能保证收藏家的藏品质量。辨别真伪主要针对的是传世古钱;鉴别年代主要针对的是传世品和出土品;而评定价值主要是看古钱的历史价值及现代市场价格,针对的是所有遗留下来的钱币;确定国别则主要是针对流入国内的日本、越南、朝鲜等外国钱币。但是狭义的鉴定主要指真伪鉴定,所以本书针对真伪鉴定作详细的个绍。

真钱与伪钱

真钱就是年代相当、能够说明问题、是当时那个年代的人所制作的古钱。伪钱有两种:一种是仿造真钱; 一种是纯粹的假钱。

但历史上的“私铸”、“盗铸” 、“厌胜钱” 等都不能算是伪钱,因为这些钱虽然和正统王朝所铸的“正品”相比是“伪品”、“僭伪品” ( 新莽钱币等),但是也是符合真钱的定义,因此说不能算作是文物意义上的伪钱。

伪钱制作方法

制作伪钱的前提是谋利,要想谋利就必须要有市场,所以在钱币的收藏之处是没有伪钱的。曾经在陕西西安邠王故宅发现的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客藏,出土502枚古钱,除7枚外国钱币外,其余均为中国历代钱币,基本上一个朝代收藏1枚,很显然这是钱币爱好者的收藏品,重要的是在这批古钱里并没有发现伪钱。南宋洪遵〈泉志》所著录的348枚钱币也均为真品。

清乾隆、嘉庆时期,古钱的收藏之风渐渐刮起,在高额利润的影响下,一些珍稀的古钱价格开始猛涨,因此也就出现了很多伪造的珍稀品。清乾隆+五年(1750年)编辑的〈钦定钱录〉中就出现了伪钱。-时间伪钱和作伪者流遍全国各地。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伪钱生意才开始衰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文物市场的开放,古钱的收藏和私人买卖又开始盛行,伪钱也开始充斥市场,而且制作水平、手法技艺、范围广泛都让人瞠目结舌,尤其采用高科技手段制作出来的伪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伪钱“质量”。

作伪手段

制作伪钱的手段尽管相对来说比较高超,但是因为现代科技和古代人的人工制作总有很多的差别,因此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手段,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破绽。

传统的制作伪钱的手段有翻沙、改刻、贴补、拼合、打制、腐蚀等。

改刻

改刻往往用的是旧钱或是铜片,在上边根据真钱的图样和字纹来进行雕刻。如果仅仅改刻局部,则会出现因为时代风格不同,而造成新旧、铜质上有差异。况且改刻的部位刀痕是很难掩饰的,改刻的部位凹陷,即便是做旧和上锈也很容易就能看出其破绽。

贴补

贴补指的是将从旧钱上挖下来的文字和笔画贴补在钱上,或者直接用生漆补贴笔画。这种伪钱扔在地上,发出来的声音浑浊,没有真钱的声音清脆。

在市场上常见的小的贴补如将大顺通宝、大定通宝贴补成天顺通宝、天定通宝;大的贴补如将两个五铢挖掉“五”字或“铢”字,磨薄后两两结合就变成了“五五”或“铢铢”。还有将嘉祜、皇宋贴补成并不存在的“皇佑”等。

翻沙

早期作伪的主要手段是翻沙,这种手段很容易在钱体上留下沙眼,或因为铜液还没有流到而有缺损,边郭也难以做到规整自然,铜质也可能会有差距。翻沙可分为三种:一据旧谱作母型;二据真钱作母型;三直接用真钱作母型。

据旧谱作母型依据的是旧图,而旧图本身就不可靠;据真钱作母型要先找到与真钱非常相似的母型,但是是很难找到的,因此这种钱很容辨认。直接用真钱作母型相对来说就比较难以辨认,常见的有十国天策府宝、金泰和通宝、辽统和元宝、辽应历元宝、明末天启通宝、元至正之宝等,但是和真品相比要小一些。

拼合

拼合钱扔在地上发出的声音都浑浊。拼合手段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将两个大小、穿孔一致的半钱拼合在一起,在接口处能够轻易发现其破绽,如两枚五铢钱拼合成的“五五” 、  “铁”等伪钱:二是保留钱的外郭, 去掉另一钱的外郭并嵌入其中,这样做使其接缝隐蔽,很难发现,增加了辨别难度:三是将两枚大小、穿孔一致的钱币,磨薄后拼合在一起, 成“合背钱”,往往会在外侧、孔内侧留下细缝。

打制

河南伪造空首布的打制方法,是用单片焊接拼合而成,然后从单片背面敲打使文字、纹饰等凸出成型。因为青铜不易打制,所以打制而成的钱都不是青铜的,注定铜质不符。这也就解释了其打制钱质量相对要轻、文字呆滞、声音浑浊的原因。

化学腐蚀

腐蚀是较新的化学作伪方法,其锈色不似真钱的锈色,文字和纹样都呆滞无神、字口浅慢。这是因为腐蚀的手段是要先用铜片作成钱币轮廓,然后用蜡液或油漆描出正反面的文字、纹饰、边郭,最后用酸液腐蚀,这样出来的钱必定是很容易鉴别的。

除了上边所说的六种作伪方法,还有铲掉背文充光背钱、小钱镶边作阔缘钱等。较近代的时候还有铁胎包以石膏的作伪方法,石膏时间一久就会脱落。

总之,古钱因为其特定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所以不同时代的钱都有不同的特征。在铸造工艺上和质料上都有差异。如果用黄铜铸造宋代以前的钱币,就是明显的破绽。古钱是由专业人员制作的,而且又是成批生产,所以边郭成批打磨,精整规矩,质量较高。而伪钱锈色浮躁,文字呆板,没有神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0
首先是声音辨别法,古钱币年代越久远,其内所含的锡、铅等杂质流失越多,声音听起来也就越沉闷。相反,年代越近的,声音听起来越清脆。
其次是观察铜色法,一般古币的材质有青铜、红铜、黄铜、白铜等之分,青铜币易断裂,黄铜币不易断裂磨损,白铜多为样币用材。明代以前钱币大多由青铜铸成,没有黄铜币,如果发现明代以前的黄铜钱币,要多加小心。
第三是沸水烧煮法,古币上往往附着红绿锈或传世的黑色锈,真钱锈是过长时间自然氧化而形成的,附着力比较强。而伪造的假锈经沸水烧煮容易脱落。
第四是钢针测试法,古钱币的锈比较坚硬,把缝衣服用的钢针尖向下竖直下压,放手后,钢针会立刻倒下。伪品的锈往往是真锈加入粘合剂之类的东西涂抹而成,有一定的弹性,钢针就不易倒下。
第2个回答  2019-03-10
鉴定古钱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是:第一,要掌握每一时代钱币的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古钱都反映有铸造钱币的时代特征,同时古钱还有它的个别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就可以了解它们是什么时代的钱币,什么种类的钱币,并根据这些特征区别真钱和伪钱。古钱的特征包括钱文和形制两方面,钱文是铸在古钱上的字体,形制指古钱的造型结构、铸造工艺和币材成分。了解每个时代、每种货币的这些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是识别每一时代、每一种古币的真伪及其价值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发现一枚与其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差得很大的货币,应特别注意其作伪的确能性,再用其他方法鉴定、就可确定其真伪。第二。用科学方法辨别伪钱的伪锈、伪色。在古钱币鉴定中,分辨铜锈、铜色的真假是相当重要的方法,因为有些伪币单从文字形制很难绝对断定真伪,而鉴定锈色方法简便。 第三,熟悉伪钱的基本特征。鉴别伪钱既要了解每个时代真钱的基本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也要了解伪钱的基本特征。改刻的伪币币面不平,拼合的伪币正反面币色不一,凿去的文字四周总有痕迹可寻,用翻砂法制造的钱币比真钱略为小和薄等等小了解伪币的基本精况和伪造法,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伪币作伪之处。第四,掌握与古钱鉴定有关的知识,应了解有关货币理论、广博的历史知识、古钱的铸造常识和“栽谱卧录”古文字学以及历代典章制度知识。对鉴定古钱都是十分必要的(以上摘自有关文章)。第五,了解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的铸币,以上几国都曾经流通过我国铸币,也仿铸过不少中国的钱币,大家要掌握他们钱币特点,避免同中国钱币混淆。
第3个回答  2019-03-10
你的这个铜钱,看外表是清朝康熙年间的钱币,现在的价值,根据成色品相,真币是300----400元,。但是,你的这个钱币是后期复制品,就不太值钱了,不过,拣来的也是你的运气不错,可以留着玩,一般人这个也没有,现在很少见了。
第4个回答  2019-03-10
你这个是康熙古钱币,看成色有点历史了,古钱年代越长就越借钱,想分辨真假就先是声音辨别法,古钱币年代越久远,其内所含的锡、铅等杂质流失越多,声音听起来也就越沉闷。相反,年代越近的,声音听起来越清脆。再是分辨铜色,一般古币青铜、红铜、黄铜、白铜等之分,青铜币易断裂,黄铜币不易断裂磨损,白铜多为样币,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分辨出真假,所以最好拿去古董行让专家鉴定一下,如果是真的就要好好收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