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是几月几日

如题所述

传统节日中少不了鬼节,那么我国的鬼节分别是哪些日子呢?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中国四大鬼节分别为: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清明节(公历4月4-6日交节)、中元节(盂兰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首先来看看上巳节,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

上巳节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祓即祓除疾病,清洁身心。禊为修整、净身。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  

再来看看清明节,清明节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四大鬼节之一,属于中国比较隆重且严肃的一个传统节日。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郊游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

再有就是中元节,想必中元节是大家最熟识的鬼节,于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最后就是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亦称冥阴节。

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我国的鬼节有清明节和中元节。这两个日子都是民间祭奠祖先的,其中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
第2个回答  2020-12-12
我国的鬼节主要有三个,第1个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4日前后,第2个是七月十五中元节,第3个就是十月初一寒衣节,这三个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的鬼节。
第3个回答  2020-12-11
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寒衣。清明节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新坟上新土。中元节也就是七月十五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寒衣节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为死去的亲人烧掉冥纸做的衣服,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第4个回答  2020-01-06
农历的七月十四/十五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