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学期语文苏教版配套练习第53页的短文的名字叫什么啊?作者又是谁啊?写得好好呢

江苏南通一代用的初一第一学期苏教版语文配套练习第53页有一个“蝉声一声接着一声绵长,如火的骄阳,把天地烤得炽热”开头的短文,写得好好,可惜没写作者和文章的名字,各位网友,如果你们!有谁碰巧知道的话,可不可以告诉我一声啊,我好想去看看他写的书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夏日三题
夏日的期待
作者:欧阳斌

蝉声一声接一声绵长了,如火的骄阳,把天地烤得滚烫。南方之夏,就
这样来到了。
期待令人心焦,夏日的期待尤其令人心焦。毕竟,诱人的果香已开始在
梦里飘荡。
梦醒,大地依然静默。金秋没有因为心焦而提前到来。树上的果子依然
嫩得发青,好看是好看得很,咬一口尝尝,才知道苦得涩得可以。
于是,便有了隐隐惆怅(是惆怅,而不是失望,因为长长的夏日后面,
必定跟着一个充满果香的秋日)。
惆怅什么呢?
是怀恋那脉脉含情的春日?春日已无可挽回地消逝了。那湿润,那温馨,
那美丽得令人心醉的花的微笑,那漫山遍野竞相涌流的新绿,那解冻后欢呼
雀跃的清流,那沉寂了一个冬天忽然响起的一阵接一阵隆隆滚动的雷声,那
从牛背上牧童的笛眼里流出的如霞似锦的云霓,那舞步,那躁动的少女春心,
那让人觉得可笑又可爱的少年狂言——呵,那一切充满青春的气息和活力,
都随着春水东去。至少,这一个春日是永远地无可挽回地流逝了。
留下这夏日,这喧嚣后的缄默,这躁动后的宁静,这充满惆怅的期待和
这里那里响起的轻轻叹息。
静默的夏日里,需要有一颗静默的心,想想该做点什么了。否则,当秋
日苦着脸挎着空篮走来,那才真正是“一无所有”的惆怅了。而且,当这一
个的夏日无可挽回地流逝,这一个秋日无法抗拒地到来时,这一个冬日就已
经不远了。在冬日,那北风凄厉地尖叫、雪花无声地陨落的寒夜,生命拿什
么来温暖记忆呢?
心湖里不由得掠过一阵疾风。
种子播下了,土地耕耘了,花灿灿地开过了,果实高高地悬在枝头了。
但这青嫩的、尚未饱满的果实,依然在炙热的夏日里流盼着渴望,渴望甘泉
的滋润,渴望熏风的抚慰,当然,也渴望严厉阳光的照护。这一切,都与高
谈阔论和长吁短叹无缘。人类的一切历史证明:高谈阔论结不出殷实果实,
长吁短叹唤不来丰饶金秋。
唯一的选择是劳作。虽然,生命已经很累了。但夏日之于生命本来就是
一个累人的季节,它意味着永远无休止的付出。只要你还有精力去高谈阔论
或长吁短叹,那就说明,你付出得还很不够很不够。
劳作是唯一的选择。虽然,生命在劳作中已是很忙很忙的了,但夏日是
一个极繁忙的季节。这里那里都在一个劲地忙,所有的人都忙,所有的人都
跟着忙,所有的人都不能不忙。应当不时地扪心自问:如何忙出生命的社会
价值?
在默默劳作默默等待中,常常伴随着不期而至的惆怅,这惆怅总是相随
夏日而来,它是从那凝固的热气、凝固的倦柳、凝固的太阳、凝固的蝉鸣,
也许还有凝固的静默中,一丝丝一丝丝抽出来的。这惆怅,让你怀恋春日的美好;让你向往秋日的丰饶;让你称羡冬日的洁净;也让你饱尝了夏日的期
待。于是你默默地冥想,默默地成熟,并在默默的劳作中走向这一个希望的
盛秋。
生命呵,当你在夏日里匆匆埋头赶路时,请不要忘记,夏日的天空上,
永远醒目地大写着:等待与期望。
(选自《20家散文小品》,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5
你不是去看她的书吧,而是去查答案吧!嘿嘿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