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逾期不还款是否会上个人征信系统

如题所述

市民李先生向《帮农忙》反映,6年过去了,房贷这回忘了。银行没有电话,没有短信,也没有逾期催款通知。想了一个星期,他马上还了贷款,可万万没想到,他的个人征信有了“不良记录”。“非恶意逾期还款”是否应该直接拉黑?银行还款提醒服务是否应该更“到位”?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帮你调查。

六年来按时还款,一次逾期就被拉黑。

直到2月10日晚上,李先生才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没还完住房贷款,于是马上往银行的贷款账户里转了7000多元,用来还当月的贷款。让李先生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一周的逾期还款,征信部门通知他个人征信受到影响,有了不良记录。

据李先生查询,不良信用记录将保存5年,影响几乎所有的个人金融活动,包括申请信用卡、申请贷款、就业,甚至乘坐交通工具、购物、住宿。

李老师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多次给银行打电话,希望能纠正不良记录。但银行表示此事已无法挽回,之后会将客户的手机号录入系统。如果用户再次忘记还款,会主动打电话提醒。

图说:李老师还款详情

不是恶意逾期,银行承认有问题。

因为一时疏忽,个人征信被“拉黑”,让李小姐很委屈。“我银行账户里有数倍于应还款金额的存款,还款记录一直良好,明显不是‘恶意逾期’。为什么银行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玷污了我的个人信用记录?”

李先生说,在与银行的沟通中,他多次质疑:对于“非恶意逾期”的客户,银行是否应该有必要的逾期还款提醒?

如果客户没有主动发现,银行会在什么时候提醒?那么如果有更严重的后果呢,比如高额违约金?

事前不能沉默,事后也不应该一刀切。

徐老师里的人反映,自己银行信用卡的还款日恰逢中秋假期,自己不小心忘记还款了。还款后发现个人征信受到了影响,银行也从未发出过“逾期还款”提醒。

周老师还说他有信用卡还车贷。今年3月,他被告知有5次信用卡逾期还款记录,有不良信用记录。但是,周先生对此一无所知。虽然每个持卡人都会在银行注册自己的手机号,以便及时收到银行信息,但从未收到过任何“逾期还款”的提醒。“6个月5次逾期,我都快莫名其妙被当成‘老赖’了!”

对此,相关法律专家表示,从法律上讲,借款人是独立行使民事责任的自然人,向银行申请贷款。双方签订借款合同,银行根据合同发放贷款。根据借款合同,借款人有责任和义务按约定偿还贷款。按时还款是指借款人必须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还款义务。如不能按时还款,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要承担逾期还款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借款人不能把自己的自觉还款行为建立在银行的还款通知上。

但专家也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个人被记录为“不良征信”的后果确实很严重,甚至对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决不能事前“不出声”,事后“一刀切”。银行确实有必要完善“逾期还款”提醒服务,对一直有良好信用记录者建立数据库,对偶尔出现的“非恶意逾期还款”行为给予应有的多渠道明确提醒,并建立相应的“容时”还款机制。这样做可能是目前提供精细化、人性化服务的应有之举。

相关问答:银行不良记录怎么查询

银行不良记录可以通过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来知道具体情况,比如信用卡还款情况、贷款还款情况等,银行的信贷记录都将如实上传到个人征信报告中,如果有不良记录产生,也可以在个人征信报告中找到。下面就是个人征信报告的具体查询方法:

1、网上查询

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新用户只要完成注册就可以查询到个人征信报告。

2、网点查询

前往人民银行支行征信管理处,向工作人员出示身份证以后,就可以要求工作人员帮忙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记录。同时还可以要求工作人员将信用报告记录打印出来,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阅读。

相关问答:自己身份证之前丢失过,没有挂失,该如何查询自己有没有不良记录?

首先感谢你得邀请!身份证丢失,有事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因为容易被他人冒用,会被一些心存不良的人利用,最多见的是被冒用办理手机卡,银行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甚至去诈骗他人钱财,或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身份证丢失不用办理身份证挂失,因为公安部2010年4月发布了公告,公民个人身份证丢失,无须登报挂失,直接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从新办理身份证即可。我国《身份证法》明确规定,如果不法分子冒用你的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造成的一切后果,应该由冒用人和审核单位承担法律责任,你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你想查询身份证有没有不良记录,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网站。在线提交注册申请后,身份验证完成,等到24小时后才能反馈验证结果给用户,用户也可以通过注册时留下手机号码,获得验证结果。也可以拨打114查询台,了解查诚信和不良记录的部门和号码,相信服务人员会给你一个查询满意结果。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