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时发工资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不按时发工资是一种违法行为,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与雇主进行沟通:首先,可以与雇主进行沟通,询问工资延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疏忽或财务困难。通过沟通,了解背后的原因,并强调工资的重要性。
2. 公司内部投诉机制:大部分公司都设有投诉机制,员工可以通过该渠道进行投诉。通过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提出投诉,可以引起公司高层的关注,并促使他们及时解决工资问题。
3.劳动部门介入:如果以上措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寻求帮助。他们将调查雇主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并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定适当处罚雇主。
总结起来,对于不按时发工资的情况,可以通过与雇主沟通、公司内部投诉机制和劳动部门介入等途径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保护自身权益,还有助于维护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健康发展。
扩展资料:
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通常为月薪。在发工资方面,雇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支付工资必须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进行,不得迟延支付;支付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进行,不得以物品或服务代替;雇主不得未经员工同意扣发工资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一些雇主存在违法行为,不按时发放员工工资。这可能会给员工造成经济压力,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家庭。因此,应当坚决维护自身的权益,并通过合法渠道解决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中国政府也一直在采取措施加强对雇主支付工资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不发工资行为的惩罚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法治水平和监管力度的不同,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处理不按时发工资的情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渠道来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7

法律主观:

无故拖欠工资 ,是指用人单位在没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下的拖欠员工的工资的行为,超过《省工资支付规定》的期限,延期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无故拖欠工资是不合法的,如果双方有合同,被拖欠方可以把另一方告上法庭,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采取合法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采取绑架或者威胁之类的手段。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中对于“无故”作了排除性规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指用人单位 无正当理由 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为无故拖欠。”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处罚风险影响: 1.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 解除劳动合同 。 2.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 劳动者报酬 时,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 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期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应对策略: 1.及时发放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支付工资的具体日期由企业与劳动者约定。支付工资的日期一旦确定后,刚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日期支付劳动者工资,逾期不支付工资的,则按拖欠工资处理。 2.不要克扣工资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按 劳动合同规定 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全部的劳动报酬,不要随意“克扣工资”。克扣工资和拖欠工资一样,同样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同样会面临上述拖欠工资的“劳动者 可以解除合同 ”和“支付赔偿金”的风险。所谓“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除了以下几种情况之外,扣减劳动者工资的行为都是属于违法行为: 1.职工因个人主观原因没有完成生产任务,关非身体问题等所致,单位可扣减其工资,扣后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2.职工违反劳动纪律并造成单位损失时,单位每月扣减工资比例必须小于该职工月工资的20%。 3.职工请事假,按照缺勤一天扣一天的工资计算。 4. 职工请病假 ,按照病假工资发放,可以扣减其绩效或生产性奖励等。此外,用人单位依法从职工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的费用,包括劳动者本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劳动者个人负担的 社会保险费 、协助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由劳动者负担的抚养费、赡养费等,不属于克扣工资。 3.以贷币形式发放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发放实物或有价证券等形式代替贷币支付。 4.工资支付日期尽量宽松为避免拖欠工资行为的发生,工次支付日期的约定要尽量宽松,以给企业充足的时间计算工资、筹集资金。尤其是实行计件工资、效益工资的,更是需要留给财务人员计算工资的时间。为避免一些特殊情况,企业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确认如因财务结算或银行转帐等延缓不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

法律客观: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