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的《中秋月》(其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意思就是中秋时节,圆圆的月亮跃上了寒空,大家都说这时候四海的景色也是如此。但哪里知道,在千里之外难免会有风有雨。所以连千里共婵娟的愿望,千里共明月的想法都不能实现。

对于古人来说这种心情应该很是惆怅。思念并挂念着远方的朋友,却无法诉说和联系到他们,祸福难知。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像现在的我们,彼此身在异乡,还是能联系到。思念尽到祝福送到。就像在身边一样。只是不是直接的情感交流。虽然这样,但还是知道远方的他们在做什么,想着什么,能间接的感觉到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即使千里不能共明月,也可以共同分享明月。所以现在的我们还是幸福的。“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至少我们很幸运。请珍惜
其二对异地月色的猜想中似透着对将来人生命运的探求,透出作者的迷惘之情,各地的月境是不同的,不同的心境感受的月境也是不同的,人生的命运也布满变化,谁能知道将来会不会经历风雨呢?通过明月感发了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创作上这两首绝句都构思新奇、立意奇异,通过巧妙的设问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想。没有细致的刻画而是在轻描淡写中表现出所咏之物的意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4
译文:
明亮的圆月悬挂在高高的天空,人们都说各地看到的月亮相同。他们怎么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没有阴天下雨,也没有刮风?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精品之作。主要内容是说国家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看到的月亮不一定都是一样的,因为各地的天气情况不可能都一样,会有刮风和阴天、下雨的地方,那里看到的月亮就不会相同。作者的这种认识,实际是在暗示: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同时暗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启发人们,不管看待什么事物,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全面考虑,要避免机械的,片面的思想、认识。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此诗想象自然,富有哲理,含儿不露,余意深长……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0-19
深刻,过中秋了没亲人陪伴,很忧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