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涉及电子跃迁,其中最常见的是π→π*和n→π*跃迁。这些跃迁通常发生在含有不饱和键的发色团中,如双键或三键。发色团与饱和基团相比,其最大吸收通常在200nm或更高波长处,且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
1. 发色团:它们是不饱和基团,能够产生电子跃迁,从而吸收紫外光。例如,乙烯衍生物中的双键导致吸收峰在180nm附近。当烷基取代基存在时,由于碳原子的sp2杂化,吸收峰会红移。共轭生色团,如1,3-丁二烯,由于共轭作用,吸收光谱向低能量方向移动,即红移,且摩尔吸光系数增加。
2. 助色团:这些基团带有孤对电子,如-OH、-OR、-NH2、-NHR、-Cl、-Br和-I。助色团本身不产生颜色或吸收大于200nm的光,但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以增加吸收带的波长(红移)和吸收强度。吸电子助色团,如硝基,因其电负性引入苯环,产生极性。给电子助色团,如氨基,通过p-π共轭作用推电子到苯环,使分子偶极化。
3. 红移、蓝移、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这些现象由于取代基的引入或溶剂变化导致最大吸收波长的变化。红移是向长波方向移动,而蓝移是向短波方向移动。增色效应或减色效应涉及吸收带强度的变化。
4. 吸收带:包括R吸收带、K吸收带、B吸收带和E吸收带。R吸收带由杂原子和双键的共轭基团产生,特点是能量低、吸收弱。K吸收带由共轭体系中的跃迁产生,特点是吸收峰波长短、强度大。B吸收带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呈现为宽峰且具有精细结构。E吸收带也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由苯环内三个乙烯基共轭跃迁产生。
5.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可以看作简谐振动。极性分子吸收红外光主要属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跃迁。非极性双原子分子由于偶极矩不变化,无振动吸收。红外光谱可以用来测量化学键力常数,从而推断键型。
以上内容改写,条理清晰,时态一致,并保留了原文的条目编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