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版细则

如题所述

第一部分前置要求为一票否决项,不设分值,共4节28条,在国家25条前置标准基础上增加了3条,分别为发热门诊设置、医院绩效考核和智能医废部署等要求。

本部分旨在进一步发挥医院评审工作对于推动医院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要求和改革政策的杠杆作用。评审周期为4年,医院在评审周期内发生一项及以上情形的,延期一年评审。延期期间原等次取消,按照“未定等”管理。

第二部分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按1000分进行赋分,本部分在评审综合得分中的权重为60%,即评价结果将按照总得分率的60%进行换算。

本部分共设置5章85节325条,包括医院资源配置、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等指标监测、DRG评价、单病种和重点医疗技术质控等日常监测数据,数据统计周期为全评审周期。第一章资源配置与运行数据指标共5节20条;第二章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质量安全指标共3节47条;第三章重点专业质量控制指标共19节238条;第四章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指标共56个单病种(术种);第五章重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共2节20条。此部分为通过对客观指标的采集定量评价为主,各参评医院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单病种(术种)、限制类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等根据参评医院的实际开展技术情况进行评审。

第三部分现场评审按1000分赋分,在评审综合得分中的权重为40%,即评价结果将按照总得分率的40%进行换算。

本部分共设置6章58节222条。第一章医院管理与持续改进共15节80条,含财务与价格管理专业的现场评审内容。第二章医疗质量保障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共14节79条,含临床营养管理专业的现场评审内容。第三章护理质量保障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共8节11条。第四章感染防控管理与持续改进共7节9条。第五章重点部门管理与持续改进共9节9条,包括手术部、产房、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病室、血液净化(透析)室、内镜诊疗部、口腔科门诊、消毒供应中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与持续改进。第六章医技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共5节34条,包括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服务质量保障及持续改进、医学检验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临床用血管理与持续改进、医学影像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5个专业的现场评审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