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回复必须书面回复吗

如题所述

必须书面回复。
一、信访事项告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准确把握书面告知制度的基本原则:
(1) 权属性原则。简而言之,谁具体负责信访事项的处理,谁就负责书面告知。
(2)准确性原则。这是对信访事项书面告知在文字方面的基本要求。
(3)规范性原则。书面告知不能以口头替代。告知文书应统一-格式, 严格报批审查程序,及时归档备查。
(4)时效性原则。书面告知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不能滞后,更不能故意不告知。
(5)针对性原则。书面告知重点要针对信访人。
(二)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和不再受理告知制度
告知是指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在法定的期限内,依据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判断该事项是否属于其受理范围和该级管辖,从而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告知信访人。
(二)、信访事项书面答复的基本要求
(1)、信访事项的书面答复要具有针对性。这是对信访事项书面答复的基本要求。针对信访人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作答复,信访人问什么,答复中必须回答什么;信访人反映什么问题,答复中就要将对此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的情况作回复。要做到这一点,信访工作人员要弄清信访人所反映的问题和要求,必要时还要询问信访人的具体意见,答复时不能遗漏,也不能绕开问题讲空话。
(2)、信访事项的书面答复要具有准确性。这是对信访事项的书面的书面答复在文字方面的基本要求。书面答复中,用词造句要通俗易懂,,表情达意要准确明了。特别在宣传疏导性的书面答复中要准确表述有关政策法规的内涵,不让信访人在理解.上产生歧义。
(3) 、信访事项的书面答复要具有公正性。这是对信访事项的书面答复在公信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处理人民群众的信访问题,是党和政府的-项重要工作。因此,书面答复是一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文书,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具体来说,信访事项书面答复的表述要符合政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偏袒矛盾的任何方。在合法的前提下,对信访问题的处理和解答要符合情理。
(4)、信访事项的书面答复要具有通俗性。这是对信访事项的书面答复在形式.上的总体要求。信访事项书面答复的对象多数是普通的群众,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书面答复应当尽可能通俗明白,让信访人理解答复的内涵。可以用举例子比较等方法作详尽说明。
法律依据
《河南省信访条例》
第二十六条 上级国家机关可以向下级国家机关交办、转办信访事项,本级国家权力机关可以向本级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交办、转办信访事项。交办、转办和承办的信访事项按下列规定进行:
(一)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需要其他有关机关承办的,接受信访的机关应当在接收之日起五日内向直接责任归属机关转办或者交办,同时将转办、交办情况告知信访人。
(二)直接责任归属机关受理和接受转办的信访事项,应当在接收之日起三十日内办理完毕;情况比较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九十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对于交办的信访事项,承办机关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九十日内或交办机关要求的时限内办理完毕。逾期不能办理完毕,应当向交办机关报告原因,申请延期。办理结果应当报告交办机关。
(四)交办机关对交办信访事项的查处报告必须进行审查,如果认为事实不清、处理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或者退回重新办理,必要时,可以调卷审查,督促办理或者直接办理。(五)对转办、交办不当的信访事项,接受机关应当在收到转办、交办件之日起五日内退回转办、交办机关,并说明理由。对信访事项的办理结果,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向信访人出具处理意见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