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古诗及意思解释

如题所述

关于登乐游原古诗及意思解释内容如下:

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译文: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

赏析: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千百年来,此两种观念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

傍晚时分我心情抑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

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

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幼时读李商隐这首《乐游原》,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却不知为何。现在回头想想,应当是因诗的意象使内心产生共鸣,从而由内至外心生出一种孤傲、寂寞、寥落之感,但是内心又还有所向,有所托。总而言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这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而一些专家品读此诗时,

则是说从诗中看到了灰色的朦胧,看到了逐渐黯淡的夕阳。不知李商隐是在哀叹自己的不得意,还是在哀叹唐王朝的`日暮途穷。由此得出的商隐诗境显然低沉了许多,既没有初唐时代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时那样雄浑慷慨而又意气风发,也没有杜甫“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顿挫和悲凉…

但我仍是觉得诗中又隐隐留下了美丽的向往与希望的影子。难道此诗尽可使心境不同的读者读出不同的感情吗?若是如此,真可算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了!无怪周汝昌先生赏这首诗时动情地说:“你看,这无边无际、

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30
登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原文及意思解释:
登乐游原
唐·杜牧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空广阔,孤鸟消失在天际。万古以来的遗迹在此消失无踪。
看着汉家曾有怎样的壮阔事业,五陵墓上却连树都没有,只有秋风呼啸。
注释:
乐游原:古地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大雁塔东北,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
澹澹:广阔无边的样子。
没:消失。
销沉:形迹消失、沉没。销:同“消”,消散,消失。
此中:指乐游原四周。
事业:功业。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
该诗前两句写登高临远,景物描写中渗透着诗人的感受和心境。后两句借汉朝旧事喻唐朝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