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主推百家学说中的法家,汉朝推行儒家学说。
秦朝是采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的,主张严刑峻法,强化君主专制统治.而儒家主张仁政等思想是不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因此,为了强化思想统一和君主专制统治,秦始皇进行了“焚书坑儒”。西汉初期采用的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使国家经济逐渐强盛起来。
到了汉武帝时期,作为雄才大略的皇帝,针对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排斥了其他各家学说。其尊儒和秦朝坑儒的态度截然相反,但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与君主专制统治。
信奉法家的商鞅通过变法是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最终统一了六国。秦始皇看到了法家思想的强大力量。战国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学说给秦始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秦始皇采用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
西汉前期,由于统治者最推崇道家的“无为”思想,反映在政治上则是面对地方诸侯王国势力的增长而无所作为,使诸侯王国的势力得以恶性膨胀,造成干弱枝强的局面,这就最终酿成了景帝三年(前154年)的吴楚七国之乱。这次叛乱终于被平定了,它促使统治者认识到,有必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重新寻求更有效的理论作为封建统治的指导思想。
这时法家的暴力统治已被秦末农民起义所否定,黄老的“无为”思想也表现出十分软弱无力,于是封建统治者就把这时的儒家学说当作得力的思想武器,利用它宣扬的“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这就是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针的根本原因。
儒家被尊奉到唯我独尊的地位上,不仅适应汉武帝个人雄才大略、好大喜功的统治特点,而且也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社会需要,因此可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另一方面,汉武帝实行的“独尊儒术”,实际上还是以法治相配合,儒法兼施,也就是对被统治者并用安抚与镇压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