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耳熟能详的故事都来自《史记》,你对这部著作了解多少?

如题所述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

         这些句子看着是否非常眼熟呢?有的网友甚至都能背出它们的上下句了吧。没错,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要学习到这些文言语句,而且语文老师还会敲黑板跟你说这些都是重要考点。那你们是否还记得这些文言语句都是出自哪部著作呢?——《史记》,我知道考不倒大家,哈哈,谁能逃得过这一知识要点呢?想当年可是做梦都在背诵呢吧。

          大家都知道《史记》里除了有以上的《将相和》、《鸿鹄之志》和《毛遂自荐》这几个故事,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呢。比如:项羽《破釜沉舟》、赵王勾践《卧薪尝胆》、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还有赵括《纸上谈兵》等等,这些故事也都出现在我们的学生教材当中,深被大家所知。那么,除了《史记》这部著作里有学过的内容,大家对《史记》这部著作还了解了多少呢?

        要了解《史记》,首先得了解《史记》的作者。众所背过,《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也因为创作《史记》而成为了响当当的人物。司马迁之所以成名,不仅仅在于他所传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题材内容与编写体裁非常具有文学历史价值,还在于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同时所经受过的苦难。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在朝廷中负责整理和论述历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将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可惜壮志未酬。司马谈死后,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被残忍地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这才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有五篇是记载先秦历史的,依次为五帝、夏、殷、周、秦;有七篇是记载秦汉历史的,依次为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世家”记述的是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关于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这三部分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所以也说,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史记》在写作手法上具有独特的叙事艺术。司马迁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深层次探究,他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另外,《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史记》中对人物的刻画也十分传神,注重语言、细节等描写,还运用了对比、映衬等手法,让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

        正是因为《史记》这部著作在史学内容上,在写作手法上都非常具有学术研究性,对后世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其中的不少内容才会被编写到学生的语文教材当中,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史学产生兴趣,也可以学习到司马迁那种不惧艰辛、坚韧不屈的优秀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3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第2个回答  2021-03-23
史记是汉朝史官司马迁所著,内容详实、客观,为铸成这部史书,他不惜忍受宫刑,忍辱负重,最终完成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
第3个回答  2021-03-23
很多电视里面引用的东西都来自《史记》,但是真正去读史记,或者去刻意去了解史记并没有。
第4个回答  2021-03-23
这本书是由司马迁编写的,经过14年编写组完成,记载了很多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