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安禄山叛乱是唐王李隆基吗?

如题所述

安禄山是边境范阳节度使,从小因为相貌丑陋收到族人排挤。一次他奉诏进宫陈情,一路上目睹唐皇宫的宏伟以及皇室的奢侈。当时正是开元盛世的末端,唐玄宗沉迷声色犬马,杨贵妃穷奢极侈,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

这让自幼过惯了苦日子的安禄山觉得很不平衡,于是就暗地联系李林甫,密谋造反。由于唐朝施行节度使制度,边疆节度使麾下往往有数千将领十万大军,再加上安禄山笼络史思明一起造反。一时间山河飘摇,顷刻之间唐王朝分崩离析。唐玄宗也被迫入蜀避难。

虽然判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城略地,几乎将唐王朝一半领土占据,但是在这表象之下,潜藏着两重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是安史之间的矛盾。两人都手握重兵,都在争夺最高统治权,史思明又为人木讷不善言辞,因此对安禄山专权心有愤懑。二是安家内部矛盾。安禄山的二子安庆绪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不重视自己,而安禄山脾气暴躁嗜好鞭笞,一次安军兵败,安禄山斥责安庆绪指挥不力,惹恼了他。于是他拔刀刺死了自己的父亲,带领自己的精兵另成一派。

郭子仪平定叛乱

唐玄宗率领宫中将士出逃,被迫在马嵬杀死杨国忠,杨贵妃等人。此时自己的儿子即位,是为唐肃宗,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唐肃宗李亨是一位有着远见的皇帝,他做出正确的决定,命令大将郭子仪前往平叛。郭子仪没有和敌人正面对抗,而是先去寻找回纥的帮助。

他只身前往回纥,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带着几千精锐骑兵,与其他八路兵马一起围攻占据洛阳的叛军。此时史思明也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离德。最终在宝应二年,史朝义部下李怀仙投降,史朝义自缢而死,又过了两个月,安史之乱彻底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31
平定安禄山叛乱不是唐王李隆基,正好相反,李隆基还给安石之乱添了不少的麻烦,平定安禄山叛乱的是李隆基的儿子,李亨。
第2个回答  2020-07-31
平定安禄山叛乱(安史之乱)的不是唐王李隆基,李隆基是因安史之乱而退位,他的儿子唐肃宗李亨才平定了安禄山叛乱。
第3个回答  2020-07-31
并不是。当时唐肃宗登基命郭子仪平定叛乱,郭子仪找回纥帮忙赢得信任后带精锐骑兵围攻洛阳叛军,史朝义弑父后自缢而死,两月后安史之乱彻底平定。
第4个回答  2020-07-31
不是。平定安禄山的是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李隆基在安禄山叛变后遭到逼宫,被迫杀死了杨贵妃并且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