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碑和多宝塔碑特点

如题所述

1、《玄秘塔碑》,全称为《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 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刻于841年,现今收藏在陕西西安碑林之中。此碑是柳公权64岁的时候所写,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或以为筋骨特露,虽遒媚劲健,可是晋法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大变。明朝王世贞在《池北偶谈》之中评价说:“玄 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王世贞评价柳体与颜体说:“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书家谓惊鸿避
弋,饥鹰下鞲,不足喻其驾意。”颜、柳结体用笔差别显然,颜书平和,柳书险 劲,然都不失端庄沉着之态。所以历来学习学大楷的人,大都以此碑和欧书《九成 宫碑》、颜书《多宝塔碑》作为入门典范。

2、
《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它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该碑用笔多用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的顿按。起笔藏锋为主,兼用露锋,方圆并用,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多不似柳书的齐头方脚,而是稍存斜尖,并参以含蓄的笔意使之变化丰富;收笔用顿笔和回锋的较多,强调“护尾”,尤其于横画中最为明显,写横行至收笔处,常向右下方重按,顿笔回锋,体现出颜体的雄浑、大气之韵,竖画粗壮, 浑厚力强。横、竖笔画粗细 对比鲜明,富节奏、韵律美感,也把颜体的一个“筋”的意味完整的表达出来。颜 体撇画较轻盈挺健,捺画却粗壮有力,有“蚕头燕尾” 之称,给人以刚健的动感,尤其是捺脚较长,顿挫后踢出开衩,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 另外,颜体捺画的捺脚 多与撇画锋尖持平或稍低, 不似柳体的撇低捺高,而呈现出一种舒展沉稳之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