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推荐一下写人的文章,我们语文课两分钟演讲要用,最好是名家的,400-600字,太长背不下来,谢谢啦!

不用打下来,说一下名字就好了

葬花吟
——感于林黛玉
曾经,羡慕这种诗意;曾经,喜欢一种风格;曾经,追求一种境界;曾经,为她,神伤 …
有人说她,是西子;有人说她,是仙草;有人说她;是情痴…
她,是西子。曹雪芹这样说她:“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她,是仙草,是绛珠仙草,绛珠仙子。她从天界下凡来到人间报恩,来还一生的眼泪。
她,是情痴。她把一生的情都给了一个人,她不仅仅用一生的泪来报恩,她还用一生来还情。他们的爱,是千古绝唱,古今无人可及,无人可比…
是的,她是西子,她是仙草,她是情痴。
然而,我说,她是魂。是一抹诗魂,一缕花魂…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她的葬花,是作为艺术来精心处理每一个细节的,是近乎完美的行为艺术。花瓣,花锄,花囊,花帚,流水,香丘,葬花词…她听鹦鹉念诗,便命丫头把鹦鹉另挂在月洞窗外,自己坐在月洞窗内,隔着霞影纱,银红的窗外,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翠绿润泽。鹦鹉架上,有色彩斑斓的鹦鹉,她隔着窗教它素日里自己喜欢的词。这哪样不是美,哪样不是诗?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这不正是写的她?花的命运即是她的命运,她有着令人悲痛的命运,她也渴望一个美丽的结局。可这个脆弱的女子却总是被现实蹂躏,碾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在花团锦簇,世外桃源的“大观园”里,她过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恰似被蹂躏的花瓣,被碾碎的幽魂…“ 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她愿曾放弃生命(不再吃药),试图寻找一个更干净的归宿,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知道,贾母死后她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最终也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沉湖时(我同意刘心武的观点,她是沉湖而死的),是她在人间的最后一次行为,她是从容不迫,问心无愧,那样地结束她人间的生命,升华到天上,回到仙界,回到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的 …
冷月葬花魂” ,她是一缕花魂。当她在枝头盛开时,毫不掩饰,纯真透明,肆意地展示着自己的美,当眼泪已尽,回归天界时却也是一瓣花,魂消魄散。她的一生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
她诗意地活着,死去时,也整个是在写一首诗,一首凄婉的诗,一首凄美哀婉的长歌。她是一个把生死都作为行为艺术来处理的诗性女子。她的生,如诗,如画,如凄,如惨,长歌当哭,动人心魄;她的死,如诗,如歌,如梦,如幻,异常美丽,异常动人…
世间,有美。每种美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人。却只有她的美,她的气质,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诗魂总是时刻伴随着她,她的诗,唯美,凄婉。这种脱俗的气质和惊世的才气,却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来形容,或者是“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不,我找不到,只有她的名字可以作为一种形容词而单独存在…
“魂”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这股清香,不仅是她的才华,更是她追求个性解放的宣读,争取婚姻自由的行动。她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充满了诗意…
是的,她是落花魂,花落人亡,葬花词是她用生命写就的心曲。葬花词,是她生命的艺术,是她命运的结局,是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
这朵芙蓉,虽消香玉陨,却成就一首葬花词,谱出一曲葬花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握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探骊得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主。”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第2个回答  2010-10-19
400-600字,太长写不下来
第3个回答  2010-10-19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 生活就是面对微笑。 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第4个回答  2010-10-27
400-600字,太长写不下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