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发行的规律

具体想问一下,国债发行的规模和经济周期的关系,比如经济景气时期和经济低迷时期的债券发行,有什么不同?

国债发行有筹措军费、平衡财政收支、筹集建设资金、借换国债的发行等规律。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中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国债、记账式国债三种。

国债的发行方式:

1、公募法:即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2、承售法:即由金融机构承购全部国债,然后转向社会销售,未能售出的部分由金融机构自身承担。

3、出卖法:即政府委托推销机构利用金融市场直接出售国债。

4、支付发行法:即政府对应支付现金的支出改为以国债代付。

5、强制摊派法:即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强迫国民购买国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3
经济高涨时,建设用资金紧缺,有发债冲动,且债券好发。
经济低迷时,税收不足,原有债务归还有压力,有发新债还旧债冲动,债券不好发。

从总量看,经济高涨时期的发债量明显高于低迷时期。但是由于在低迷时期债券难发,容易引起大家的焦虑,所以问题经常被放大,造成低迷时期债务问题多的直接表象。其实高涨时期发的国债远多于低迷时期。
第2个回答  2012-08-11
肯定不同的,国债发行的的目的主要有1,筹措国家建设资金 2,调节市场流动性
不过国债发行的多少不仅仅是受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还有国家预算,赤字规模,cpi,,经济景气只是GDP指标,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或者说是正常,那么,经济比较热时候国家会减少国债的发行,经济比较冷时,会增加国债规模,加大国家投资建设,来拉动GDP的增长。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7
  国债发行的原则[1]  (一)需要原则
  首先是财政运行对国债的需求,即一国财政收支越不平衡,其对国债筹资的需求就越大。不难发现,国债连年发行和财政上的收支不平衡是一对如影随形的经济现象。其次是社会(企业和居民)对国债的需求。政府应据此来设计债券种类、期限和规模。
  (二)负担限额原则
  即从法律上规定发行额度,使国债发行被限定在国民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三)低成本原则
  即国债发行应尽可能采用低费用的发行方式。
  (四)稳定经济原则
  即国债发行应尽可能“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有利于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而不是起相反作用。
  [编辑]国债发行的方式[1]
  国债发行的核心环节是确定国债发行的方式或方法。主要有公募法、包销法、公卖法和摊派法四种。
  (一)公募法
  公募法又称直接发行法,指由财政部门或其委托其他部门(如银行、邮局)向社会公众直接公开募集国债的方法。其优点是发行面较广,可广泛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缺点是发行时间较长,发行成本较高,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因认购人不积极而推销不出去的可能。
  (二)包销法
  包销法又称承受法或间接发行法,指政府按一定条件与金融机构协商并由其先全部承购,再转向社会推销的方法。在包销法下,若金融机构不能将全部国债销售出去,则其差额部分由金融机构自己承担。其优点是手续简便,发行时间缩短,有利政府迅速筹集资金;其缺点是易于产生大量投机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讲,包销法是政府将国债发行权和发行风险向金融机构转让的一种方式。
  (三)公卖法
  公卖法又称销售发行法,是指政府将国债委托证券市场代销的发行方式。此方式类似于公募法,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公募法下的债券价格由政府事先确定并固定;公卖法下的债券价格由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并且不断波动变化。公卖法的优点是政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到证券市场推销债券和募集资金,且可以通过国债的买卖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其缺点亦很明显:容易为证券投机者利用,国债收入受证券行市的影响而不很稳定。
  (四)摊派法
  指政府根据情况通过行政性力量来分配国债认购任务指标的一种强制性发行方式。其优点是能够保证既定收入和有计划地调度社会资金;其缺点是损害国债信誉,带来长期发行困难,与信用的自愿原则不相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