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 )、( )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如题所述

《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动作 )、(声音)、( 形态)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蝉》【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话释义: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12
这首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这三个特点,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告诫情愿的品行志趣。
这首诗采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
第2个回答  2012-09-08
这首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这三个特点,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告诫情愿的品行志趣。
这首诗采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
第3个回答  2012-06-19
形体、习性和声音
第4个回答  2010-10-17
动作.声音.形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