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重农抑商,农民还是过得很辛苦?

如题所述

秦汉以来,使用犁、杆、肩扛手抬,即使天气好,没有虫害,一个壮劳力耕种几亩地,种子普通,肥料不足,每亩产量300斤左右,几户人家就能糊口,油盐衣鞋和日用品还得用部分粮食去换。如果遇到天灾、疾病、人祸,苦不堪言。

无论政策如何 "重农",小农经济的 "天花板 "太低,自给盈余太少。小农经济商品数量少,"抑商 "为弱。耕者有其田,交完地租后收入少,生活更困难。你误解了一件事,古人重农抑商并不是说他要发展这两个行业!而是说他要发展农业,抑制商业。或者说他想发展农业,抑制商业,但是他想从农业和商业中获取利益,他认为从这个行业中获取利益会更稳定! 所以他要发展这个行业!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不仅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即当时沿海有很多海盗,如倭寇,在海上横行霸道,扰乱沿海居民的生活,也是出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这一政策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显然,在很多人眼里,所谓重农抑商,就是国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农业生产上,让农业发展,而压制商业的发展! 后来我们想,国家给了那么多的补贴,给了那么多的补贴,让农民的生活好起来了,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就像那朵花一样,多么灿烂,多么阳光啊!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就是 "重农抑商"。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8
农业(种植业)生产与“水、土、种、肥`,密、保、工、管”密切相关,其中“工”指工具,“管”是耕种劳作。

秦汉以来,使用犁锄、扁担,肩扛手作,即使风调雨顺、无虫害,一位强劳力耕种几亩田地,种子平凡,肥料不足,亩产量300斤上下,一家老小几口可以糊口,油盐衣鞋和日常用品又不得不用一部分粮食去交换。倘若天灾、疾病、人祸,苦不堪言。

无论政策怎样“重农”,小农经济的“天花板”太低,自供余量太少;小农经济商品量小,“抑商”作为乏力。如果耕者无其田,租地耕种交租金后所获更少,生活更困难。
第2个回答  2022-04-18
首先是因为古代人们大多数都是吃不饱的,所以是非常重视农业的,也重视粮食。过的苦是因为他们在劳作过程中是非常辛苦,而且也会受到剥削的。
第3个回答  2022-04-18
因为农民种地需要除草、播种等,这些都是体力活,所以农民还是过得很辛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