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祖先是谁?

如题所述

  人文始祖:指开拓人文文化,对中华文明进步做出了莫大的贡献的人。三皇五帝的丰功伟绩给人们留下了深远的历史。三皇:燧人氏教人们钻木取火、给禽兽命名,三皇之首;神农尝百草,制耒耜,种五谷,发明医药制作陶器,开辟集市,发现断肠草等有毒;伏羲分出阴阳八卦,渔猎,婚姻制度;炎帝尝百草,制耒耜,种五谷,发明医药 制作陶器,开辟集市。五帝:黄帝:统一华夏、“鼎、井”的发明人,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颛顼:制历法、创制九州;帝喾:订立节气、缔造盛世,帝喾的曾祖:黄帝,祖父:少昊;唐尧:制定历法、治涝河;虞舜: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设官、至孝,《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孝感动天。
  燧人
  燧人氏,又称“燧皇”,或简称燧人,名允婼,三皇之首,上古时代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为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
  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是神话中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燧人氏死后葬于今天商丘古城西南3里处,建有燧皇陵。
  神农
  即炎帝(Yandi;Yan Emperor ):或称烈山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传说中五天帝之一,与黄帝(Huangdi;Yellow Emperor)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 距今5000年(另有称4600年、5500年)左右生于宝鸡姜水之岸。
  相传炎帝发明耒耜,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因此号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削木为弓,以威天下。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汉族)。因此形成了炎黄子孙。
  另外,神农之所以被称为炎帝,其后裔被称为“烈山氏”,都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火有着密切的关系。
  伏羲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羲皇、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在河南淮阳县城,建有明朝时期规模宏大的太昊陵,里面有伏羲的陵墓,在陵墓前立着一块神奇的墓碑,太昊陵正前方是比杭州西湖还大的万亩龙湖,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都举行规模宏大的庙会来纪念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
  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颛顼
  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本名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又称黑帝或玄帝。是“五帝”之一,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国语·楚语》里说颛顼继少昊之后主政。《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颛顼居帝丘,称高阳氏;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山海经·大荒东经》神话中说少昊孺(育)颛顼于东海。后来的虞(舜)、夏、秦、楚都成了他的子孙,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包含其祖玄嚣即少昊)并列两系中最大的一系。颛顼是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濮阳。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帝喾
  帝喾(kù),姬姓,名夋或俊,五帝之一。出生于高辛(今商丘睢阳区高辛镇),华夏上古时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山海经》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喾。15岁受封为辛侯,30岁受禅即位,号高辛氏。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
  相传帝喾生于西海之傧,其祖父玄嚣,是黄帝正妃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蟜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唐尧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伊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出生于高辛(今河南商丘高辛镇)或伊祁山(今河北保定顺平)。尧有圣德,有如天之涵养,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临天下。这位德化广大的尧深受人们的爱戴。传说尧曾设官掌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民时,谘询四岳,用鲧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尧实行上述措施,使得万邦和睦共处,友好交往,共同组成了中原部落大联盟,出现了国家雏形。尧选择舜为其继任人,死后由舜继位。这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推崇的禅让。
  舜帝
  即舜(shùn),是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出生地在姚墟或诸冯。治都在蒲阪(今山西运城永济)。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葬于九嶷山舜帝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9
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在涿鹿打败蚩尤后,经长期发展形成了“华夏族”。所以是炎帝和黄帝吧
第2个回答  2015-10-01
猿人
第3个回答  2015-10-01
伏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