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有什么深刻用意分为几种?

文体有什么深刻用意分为几种?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栽(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
  分类:
  1 记叙文
  2 说明文
  3 议论文
  4 应用文
  5 诗歌
  6 赋
  7 骈体文
  8 词
  9 小说
  10 散文
  11 戏剧
  12 古文体

  详细解释
  1. 文雅有节的体态。
  汉 贾谊《新书·道术》:“动有文体谓之礼,反礼为滥。” 唐 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2. 指身体。用为敬词。
  宋 苏轼《与范梦得书》之五:“今日谒告,不克往见,辱教,伏承文体佳胜。”
  3. 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宋 徵士 陶潜诗,其源出於 应璩 ,又协 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 唐 刘知几《史通·载文》:“爰洎中叶,文体大变。” 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四》:“ 晦庵 载一 李氏 者之说,曰此章及六言、六蔽、五美、四恶之类,皆与前后文体大不相似。” 清 龚自珍《秦汉石刻文录序》:“文体五百岁一变,书体五百岁一变。”4. 字体。
  《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唐 陈翰 《异闻集·王度》:“文体似隶,点画无缺。”
  5. 文化,体育的简称。如:努力开展文体活动。

  记叙文
  (1)定义: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或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

  说明文
  (1)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2)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议论文
  (1)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2)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应用文
  应用文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用的文体,包括书信、计划、报告、合同、总结、说明书、申请书、证明书、便条、条据(借条、领条、收条)、通知、启事等等。

  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虽然不同但是区分极难,往往有两者特点均有的作品出现,所以我们往往将诗歌合称。当然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赋
  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词藻、对偶、押韵的文体。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
  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
  古人“辞”“赋”合称,是因二者都体形灵活,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且允许有错落参差;从风格上看,都讲究文采,多用铺张手法。二者的区别是:"辞"在句中或结尾多用"兮"以调节音节,而"赋"则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韵文中夹杂完全不押韵的散文语句。

  骈体文
  是以双句(即俪偶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与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最大特点是,全文用对偶句组成,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对称,词性、词义相互合对。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唐初仍沿习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
  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

  词
  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小说
  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按篇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散文
  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
  按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记叙描写,达到托物咏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常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导人们去追思和联想。
  议论散文--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

  戏剧
  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指话剧。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
  戏剧的语言包括对白、独白;舞台说明。
  戏剧的结构:独幕、多幕。
  分类:按作品类型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题材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按结构分有独幕剧、多幕剧。

  应用文
  应用文体可分为四大类:记写事实类、阐述观点类、解说知识类、经办事务类。这四类缺一不可。有人认为,只有经办事务那一类才算应用文体,前三类都不算。这种看法不符合两分法。如果前三类既不属于文学文体,又不属于应用文体,那它们属于哪一类呢?如果把它们与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并列,显然是不科学的。它们的实用性是如此明显,理应属于应用文体的范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