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丝和金文有什联系

如题所述

首先谈谈这「一路走来」都发生了什么。

从字形变化角度,历史上汉字有三次大的变革。
第一次是秦始皇的「书同文」,所谓灭六国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注意,「书同文」本质上是统一和规范汉字,而不是简化。实际上,小篆总体要比之前的甲骨和金文复杂(见后面分析)。这也是文字走向成熟和严密的必然。当然幸运的是,因为秦国地处周朝故地,秦国文字相对于战国其他六国的文字更为保守,也更为接近周朝文字。从这个意义上,「秦文」算是继承了汉字的正统。
第二次是所谓「隶变」,这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或者说「隶定」之后的汉字,完全成熟,每个字的「结构」得以固定。相对于小篆,隶书有一些「讹变」,即偏旁部首组合结构同小篆并非一一对应。但是这种讹变并非系统性的。此后虽有楷书的发展,但是那只是「书体」的变化,字的结构几乎没有再变过。
第三次就是本朝的「简化字」运动。这方面资料很多,不赘述。

前两次变革,以及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汉字演化,都是文字「系统」性的演化。
这里一定要注意「系统性」。无论是自然演化还是政权推动,以往的汉字形体的演变都是一脉相承的。
用文字学的眼光来看,以往汉字的演化中,汉字作为一种「字符集」,其内部「结构」——具体而言,汉字的偏旁部首、构形部件,以及字与字之间的组合层次关系,等等——得到了系统的继承。
变化的只是「具体」的笔画形态。而汉字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抽象」的结构,从来没有变过。当然前面提到,会有少数字的讹变,但这从来不是系统性的。

孤立的谈论个别字的简繁与否并无意义。就像从「云」到「云」,从「网」到「网」,文字演化不是简单的、孤立的对某个或某些字的「简化」,或者「繁化」。系统化、严密化、精确化才是文字发展走向成熟的核心,为了这个目的,需要「繁化」就繁化,需要「简化」就简化。
常常一个汉字的最早的「初文」要比这个字「隶定」后的写法要简单。比如从「云」到「云」,因为语义的分化,需要添加一个「雨」字头来区分。这正是汉字精确化的体现。
而这也正是汉字三千年的历史:简化和繁化交错并存。因为无论简繁,都不是最终目的。

实际上,文字的发展颇似科学体系的发展。一个学科从草创,到高度成熟,其理论体系必然是经历「简-繁」的频繁互动。因为无论简繁,都是表面的,唯一的核心就是:系统化、严密化、精确化。
而这也正是目前「简化字」最大的问题所在。「简化字」一举打破了已有的、高度成熟的汉字体系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这一点只要对汉字源流有了解都应该承认。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的「简化字」颇受争议的根本原因。

下面说说这个所谓的「系统性」、「严密性」具体体现在哪。
最近一二十年对汉字认识的一大进展是「汉字构形」理论,即从「部件」特别是「基础部件」的角度去分析汉字。所谓「基础部件」,就是汉字的「最小表意结构」。比如「多」的基础部件就是两个「夕」,「知」的基础部件就是「矢」和「口」(看上去小学生都可以理解)。可以说,基础部件就是汉字的「字母」,只不过不是表音的字母,而是构形的。

在「基础部件」的层次上,就可以对汉字系统的做整体的、系统的(而非孤立的、零散的)分析。比如北师大王宁老师等人就对各时期的汉字基础部件进行了统计 [1]:
已释1380个甲骨文,共有412个基础部件,每个部件平均构字3.35个;
《说文解字》9431个小篆,共有367个基础部件,每个部件平均构字高达25.5个。
可见,从甲骨文到小篆,在基础部件数目下降的同时,反而产生了极强的构字能力。这正是汉字走向系统化和严密化的体现。其后的宋代雕版楷书,有491多个基础部件 [2],较之小篆略有所增加。这一数目此后一直保持稳定:400多个基础部件构成了几万个(繁体)汉字。

再来看看简化字。
根据《辞海》(1979 年版)收录的11834 简化字和未简化字组成的字集统计结果,基础部件数为648个,每个部件平均构字18.2个 [3]。可见简化字严重增加了汉字的基础部件数。
当然以上只提了数目的统计,但是已经可以说明问题。
同时简化字产生了一些额外的「独体字」,比如「韦」、「卫」、「专」、「见」等,这些字本来都是由更基础的部件构成;以及一些「非字部件」比如「汉」、「难」中「又」,只是一个无意义的记号;又比如「言」、「金」、「食」等偏旁的简化;以及大量字中,对同一偏旁做不同的简化,对不同的偏旁做同一简化,等等。
这些都无谓地增加了基础部件的数目,降低了基础部件的构字能力,打乱了汉字的秩序,也削弱了汉字的系统性。

再举一个形象(可能不恰当)的例子:
汉字就像一个大家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儿子和女儿,还有可爱的小猫小狗。随着时间过去,孩子们长高了,长辈们有了皱纹、有了白发。虽然一切都变了,但是一切又都那么自然。你还是你,我还是我,爷爷还是爷爷,妈妈还是妈妈,猫还是猫,狗还是狗。追答

这就是过去三千年汉字的演化。
难以想象突然有一天发现,爷爷不见了,奶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男孩变成了女孩,猫咪变成了大肥猪……而这就是目前的「简化字」。

所以,「改变」只是表象,就像人要长大、要变老。在这个过程中,是变得越来越成熟优秀了,还是自废武功、走上外门邪道了,才是关键。

===========
说了半天,是为最后的总结做铺垫:

1. 从甲骨文、小篆、隶书到(繁体)楷书,是一条一脉相承、走向成熟之路。而简化字并非自然的发展,更难说是有利于汉字走向更成熟和更发达,可以说是一条异流。
2. 尽管如此,我并不觉得中国人接受简体字有任何阻力。本朝几年内就推广简化字成功,现在大陆13亿人都在用简化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我这个回复也是用的简体字),能么能说有阻力了呢?
3. 说简化字遇到「阻力」是没说到点上。确切的说法是传统汉字(繁体字)有「惯性」。这种「惯性」不光是因为「习惯」,还有因为对「简化字」破坏传统汉字体系的反感,以及对传统汉字背后几千年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同。

纵观几千年世界历史,各个文明、种族、国家的界限,与其说是政治和武力划分,不如说是语言文字划分的。这也是为何殖民者们总是乐于禁止当地的语言,推行自己的语言。
就像食物在今天不是为了简单的填饱肚子,文字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记录语言、交流信息的符号。文字的背后一定是历史和文化。这也是传统汉字「惯性」的深层含义。

————————
参考资料:
[1]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王立军,《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 连登岗,《论汉字简化对汉字基础部件及其系统的影响》,《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2005.

摘自知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