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诗的格律要求

如题所述

七律属于格律诗,不仅要押韵和辙,抑扬顿挫;还要符合仄平韵律。同时,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都必须押韵。还有,第三句和第四句以及第五句和第六句都要分别组成一副对联。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典范诗作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

历史沿革

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

这一时期的七言律诗虽亦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酬赠,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

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融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