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孩子选好书?

如题所述

临近开学,各式各样的教辅书也进入了一年当中的销售旺季。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教辅书让学生和家长们挑花了眼。有的家长不知道选什么样的好,就给孩子买一大堆;有的学生和同学一起买了书,拿回家就扔在书架上再也没碰过;有的家长买了很不错的教辅书,用着用着孩子成绩却下降了……市面上在售的教辅书到底应该怎么挑?哪些是值得购买的好书?

100多种教辅书挑花眼,其实主要就4类

8月26日是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英雄山文化市场的新华书店里不少学生在挑选教辅书,小学生、初中生多由家长陪同,高中生则三两结伴,背着书包来“采购”。书店中间几排长长的桌子上,铺满了各式各样的教辅书,按照“高中教辅”、“中考教辅”、“小学教辅”等分类,仅“中考作文”这一类就有十多种。

高中生小雪在书店里转了好几圈,手上抱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必刷题》《单元专题试卷》等教辅书,还打算再挑几本。“种类太多都挑花眼了,转来转去,看着都挺好。”小雪说,开学就上高三了,作为理科生必须多“刷题”。“其实以前每年也都不少买,但是很多都做不完,即便如此也得买,万一用得上呢?万一高考考到呢?”

山东书城副经理李芳君介绍,目前书城拥有的教辅类图书大约有100多个品牌,1.2万个品种。这么多种类,实际上主要可以分为单元练习、课时练习、期末习题、教材讲解这四种类型,分别适用于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此外还有一些工具书、奥数类和作文类等等。“每年临近开学或者开学后的一两周是教辅书销售最好的时候,这一时期课时练习类的教辅卖的最好,在此之前,暑假里有不少学生会买教材讲解类的教辅用来预习。”李芳君说。

小学生课外读物优先选带思考题的

从事教育事业的董女士认为,小学时期如果要选择配套练习册,每科1-2本就足够了,最多不要超过两本。“现在的孩子除了要学文化知识,还要学艺术、学特长,平时稍加练习,余一些时间出去玩更好。”董女士说,教辅书太多了孩子学不完,时间长了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

“选教辅书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来。”董女士分析,需要打基础的学生可以买“天天练”类型的教辅书,学完一课就立刻做相应的题目巩固知识;基础掌握得好,想进行能力提高的则可以买些举一反三类型的教辅,数学科目可以适当选一本奥数题扩展思维;临近期末可以选一套试卷进行综合练习。“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教辅资料对成绩很好或很差的学生效果更明显。”

不少家长认识到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会从小给孩子买些课外读物。什么样的课外读物才是最好的呢?董女士介绍,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类读物更有利于记忆和理解,因此在内容上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故事,再根据孩子的年龄从插图数量、拼音标注、字号大小等方面来挑选,年龄越小,插图应该越多、色彩越明亮,字号也应该更大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故事有不同出版社出版,内容上可能有些出入,此时需要家长来把关。”董女士说,尤其对于一些外来译本,语言流畅、表述清晰非常重要,这需要家长亲自翻开书看过才能判断。此外,董女士认为,让孩子带着问题读书很重要,因此如果读物中专门设置了引导孩子思考的问题,很值得选择。

学校不统一订购,家长们贪多贪全

济南市民韩先生的女儿开学就上三年级了,开学前,他给女儿买了三套不同品牌的教辅书,每一套都包括语数外三门科目。“这些主要是随堂练习题,学完一课可以及时巩固。”韩先生说,到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时候,还会再专门买试卷类的习题,每学期花在教辅书上的费用大约在三四百元。

“学校不能统一订购,老师们也不推荐,只能自己挑。有时候家委会会征集大家意见,统一订一本,如果另外定就得自己挑。”韩先生说,好在小学的教辅书种类不算太多,不知道哪种最好,就把书店里卖得好的三四种都买了,每天监督孩子做完作业再做题,“多做题总没有坏处。”

相比于韩先生的“包圆”,樊女士选择“随大流”。樊女士的儿子读初中,成绩不错,每学期都会和同学一起买两到三本教辅书,但少有做完的时候。“学校里会印发讲义、学案,假期里还有辅导班,所以其实孩子的学习资料挺多,时间也很紧张。”在樊女士看来,过多的买书其实对成绩提高帮助不大,而且很多时候都闲置了,但是因为怕孩子落后,还是要“随大流”,别人买什么都得跟上。

省实验中学教师朱强说,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生,学生使用教辅书的主要问题就是贪多贪全,但是利用率低。有些学生不懂得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辅书,而是去买书店里摆的最显眼的或者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盲目购买教辅书的情况长期存在,其实学生和家长完全可以在买之前先咨询任课老师,找准适合自己的教辅书来选购。”

全解类教辅更适合中学生

范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四年级,去年在同学的推荐下让妈妈买了一本语文教材全解。“全解的内容挺好,对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解读,尤其是文言文。”范女士说,有了全解,孩子做作业轻松了很多,课上回答课文相关的问题也快速准确。但是时间一长,孩子对全解有了依赖,做题时稍微需要动脑就忍不住查“全解”,“一来二去的,孩子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反而下降了。”董女士说,小学生需要“勤动脑”,但是全解类教辅容易让孩子产生惰性心理。教材全解类的教辅书应该放在家长手里,方便辅导孩子,而不应该直接给孩子用,尤其是语文科目。

而相比于小学生,中学生则可以好好利用教材解读类的教辅。朱强介绍,有一部分学生课上听讲没问题,但是做题老“卡壳”,他们可以选择“教材全解”,利用好例题后面的变式题目,提高解题技巧。“当然如果是‘学霸’,就可以买附有详细答案的习题集来‘刷’。”朱强说,尤其是临近中考、高考,很多同学在学校里的作业都完成不了,根本不需要再买新的题,所以除了“学霸”,不建议选有很多题的。

朱强说,高中生建议关键科目每科一本教辅书,但选择之前首先要以学校的材料为根本,把习题“吃透”。新入学的学生可以在上课一两周之后再确定买什么教辅。不一定所有科目都是同一主编的,但是习题讲解一定要详细,要有解题分析和详细的解答过程。“教辅书不是万能的,有了问题还是要及时找老师解决才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5

答:为孩子选好书是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和习惯、促进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为孩子选好书的六个建议:



1. 了解孩子的兴趣: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挑选与他们兴趣相关的书籍,如科普、故事、艺术等。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愿意投入阅读。

2. 选择适当的阅读难度:根据孩子的年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挑选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书籍。过于简单或复杂的内容可能不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保持注意力。

3. 注重内容质量:选择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教育意义深刻的书籍。优质书籍可以帮助孩子扩展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

4. 多样化阅读材料:为孩子提供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如小说、童话、诗歌、科普等。这样可以让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学风格和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素养。

5. 参考专家推荐和奖项:参考教育专家、老师和家长的推荐,以及获得重要奖项的书籍。这些书籍往往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教育价值,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6. 鼓励孩子参与选书:让孩子参与选书的过程,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投入。

通过以上六个建议,可以帮助您为孩子挑选到合适的好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品格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