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古诗唯美

如题所述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清代诗评家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评价这首诗:闲淡心胸,方能领略此野趣。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画图。
涧边的幽草,鸣叫的黄鹂,春潮带雨,孤舟自横,可不是组成了一幅清悠的图画么?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这首诗是借陶渊明《桃花源记》诗意所写,清代《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评论这首诗说:“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读完这首诗,眼前似乎就浮现了一幅桃花源的图景。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女百无聊赖闲看牵牛织女星的情景,极写宫女的寂寞。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照在屏风上。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赠内人》
唐·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诗人写宫人寂寞,从他们生活的小场景写起,独具匠心。
月光由宫门移到宫树梢,媚眼只看那宿鹭的窝巢。在灯影旁拔下头上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扑火飞蛾。
《宫中词》
唐·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是一首宫怨诗,一般的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宫中重门紧闭,花开也觉寂寞。华美窗户之前,美人并肩而立。两眼合情脉脉,想说宫中故事。学舌鹦鹉在前,不敢轻易开口。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写下此诗。这首诗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