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意思是:岁末的寒风凄冷,连续下雪使得天气很阴暗。侧耳倾听却没有任何声音,但是放眼望去窗外已是一片洁白。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原文: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译文:隐居茅舍掩行迹,远与尘世相隔绝。无人知晓来眷顾,白天柴门常关闭。年终寒风正凄冷,天空阴暗整日雪。侧耳倾听无声响,放眼户外已皎洁。劲峭寒气侵襟袖,粗茶淡饭常空设。

房中空荡显凄凉,竟无一事可欢悦。千年古书皆阅览,时时读见古义烈。高尚德操不敢攀,只想守穷为气节。坦途大道若不走,隐居躬耕岂算拙?我寄深意在言外,志趣相合谁识别!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当时陶渊明三十九岁。此前二年,即隆安五年(401年),陶渊明似曾出仕于江陵,旋丁母忧归家。这首诗即丁忧家居时之作。

陶敬远是陶渊明的同祖弟,其母与陶渊明的母亲又为姐妹;先陶渊明卒,陶渊明有《祭从弟敬远文》祭之。文中可见两人饥寒相共、志趣相投的密切感情。

作诗当年,陶敬远二十三岁,同陶渊明住在一起,并一道读书躬耕。然而一年的收获不足自给,使他们过着贫困饥寒的生活。作诗当月,桓玄篡晋称楚,把晋安帝迁禁在渊明的故乡寻阳。这是一场政治上的大变局,此诗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诗词赏析

此诗借赠堂弟陶敬远以自抒情怀,用了许多笔墨写作者自己在衡门之下饥寒交迫的苦况,发出了“了无一可悦”的慨叹,但作者仍表示决心躬耕固穷节。全诗前半叙事写景,后半议论,事写得很简洁,景写得传神入化,议论很多,而俱以情渗透其中,且把悲愤沉痛和坚强变成闲淡乐观和诙谐,深具深厚醇美之意境和松柏劲直之气节。

开头“寝迹”四句,写自己隐居家中,销声匿迹,与世隔绝,四顾没有知己,只好白天把“荆扉”长闭。“寝迹衡门”,并不是渊明本怀消极,是被黑暗世局迫成的。“邈与世绝”,实际是“绝”不了的;“邈”更难说,安帝就被禁近在咫尺的寻阳,这四句转折颇多。

起四句叙事,接下去四句写景,“凄凄”之风,“翳翳”之雪,“凄凄”来自“岁暮”,“翳翳”由于“经日”,四句中由风引起雪,写雪是重点。“倾耳”二句,千古传诵,其妙处在轻淡之至,不但全无雕刻之迹,并且也无雕刻之意,落笔自然而兴象精微,声色俱到而痕迹全消。

“劲气”四句,紧承风雪叙事:写寒气侵衣,饮食不足,屋宇空洞萧条,没有什么可娱悦的。“劲”字备见凛冽之状;“谢屡设”三字,以婉曲诙谐之笔写穷困,尤饶达观情趣;“了无”撇扫之词,承上启下。

“历览”八句,议论作结:屋内外一片严寒,暗包政治气候,事无“可悦”,唯一的排遣和安慰,只有借读“千载书”,学习古代高人志士的“遗烈”;“遗烈”两字,偶露激情。“高操”两句,又出以诙谐,掩抑激情,“固穷”自守,本无以此鸣高之意,故自嘲此节为“谬得”。诙谐中表现了坚贞与超脱的结合,是非不昧,节行不辱,而又不出于迂拘。

仕进的“平津”既不愿再走,那么困守“衡门”,就不自嫌其“拙”了;不说“高”,又说“拙”,正是高一等,超一等。“寄意”二句,才写到赠诗敬远的事,说“寄意”于“言外”,只有敬远能辨别此心“契合”之道,归结诗题,又露感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