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你有什么认识和收获,请从物质产生和认识世界两个方面回答

如题所述

本文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给人以强烈地震撼。 《轮椅上的霍金》这是一篇人物介绍,写的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的生平事迹,赞扬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魅力。面对这样的课文,我知道,文中涉及到的科学术语和相关的物理知识会让学生觉得陌生,遥不可及。因此,阅读时往往会一目十行,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每每遇到这类课文,我都会尝试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法,这次也不例外。 “真正的有效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理解”。情感体验就是一种心智活动。只有引领学生用心去感受、关注和欣赏故事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了,他们才能将一个陌生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朋友,教学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教学《轮椅上的霍金》时,我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带领学生们进行情感体验的。 一、对比导入 在导入课文时,我先让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介绍外国科学家的课文,这下同学们劲头来了,纷纷举手抢答,真没想到,他们的记忆力是如此的好,达尔文、富兰克林、诺贝尔……孩子们很快就连珠炮似的说出了一大串名字。 “刚才,你们说到的这些科学家都很了不起,都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据我所知,他们都是身体健康的人。那么,我们即将结识的这一位科学家身体是否也很健康呢?请读课题——《轮椅上的霍金》”,我趁势导入了课题。破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中心词“霍金”,再找出修饰语“轮椅上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明白了这一课题的特定性,明白了课题的中心意思是讲“无法用双腿、双脚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的霍金”。 “坐在轮椅上的人还能有什么作为?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请说说他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吧。”紧接着我提出这样一个设问,设下一个“埋伏”,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之后,对霍金首先产生敬佩、景仰之情。 刘昊伟等几个孩子纷纷讲述了自己熟悉的残疾人的情况。 “听了刚才几位同学对几位残疾人的介绍,同学们有什么见解要发表吗?”我问。 “有,我认为他们生活艰难,工作不便,特别需要我们健康人去关爱和帮助。”学生们回答的基本都是这个意思。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霍金是如何生活与工作的吧!”就这样,我把孩子们带入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走近霍金之前就带上了自己对“残疾人”的同情与理解之情。 二、读悟体会 在理解霍金“标志性形象”的含义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霍金在工作和学习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一开始看到霍金“龇牙咧嘴”的样子,有的学生在偷笑,一点儿也不严肃。我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儿——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哪里会那么快入情入境呢?于是,我马上决定让学生对照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用心地进行反复的朗读、体味,加深学生对霍金战胜顽疾的英雄形象的感受。 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了命运对霍金的残酷无情,从而对他产生由衷的景仰,笑声没有了,大家都被霍金那没有抱怨,为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恩,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难点:霍金面对困难不屈服,坦然面对残酷命运的乐观而又豁达的精神。(也是重点)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事先板书课题)(指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霍金,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2、面对轮椅上的霍金,假如同学们都是一名记者,给你一次采访的机会,你想向轮椅上的霍金问些什么呢?(生答)好,大家提得不错! 3、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她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她提了什么问题吗?打开课本,谁来说。(生读,出示)谁来把这句话念一念?(生读)那位女记者是怎么来说这句话的?(指名)这里的“悲悯”什么意思?(指名)谁再来念一念?(指名) 4、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位女记者心里是怎么想的吗?(命运太不公了、同情霍金……) 来,咱们把这句话再念一遍。(齐读) 二、用心灵跟文本对话 1、是呀,在女记者眼里,霍金失去了很多,那么霍金失去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小节,划出相关的语句。(学生默读)谁来念一念。(指名) A、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残酷”具体体现在哪儿呢?请继续。 B、“1963年,……”你对哪个词感受最深?“完全”意味着什么?是啊,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 C、“1985年,……”你对这句话中的“彻底”是怎样理解的呢?(指名)是啊,命运对霍金实在是残酷。 D、“40年过去了,……”这里的“彻底”又意味着什么呢?(指名)看来,命运对霍金真的很残酷。 2、是啊,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怎么样(带读),读文献呢,(带读) 三、用心灵与强者对话 1、同学们,在一般人如果遭遇如此残酷的命运,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指名说) 2、但是霍金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却成了一个生活的强者,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霍金的魅力,是哪句话呢?谁来念一念?(指名)对,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带读)(板书: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带读)(板书:生活强者)。 我们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物理天才呢?(指名)但是,课文主要是讲物理天才吗?(不)你从哪一个词语看出来的?(更因为)对,谁再来读? 3、同学们,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还应该带有什么样的感情?(指名)(要读出景仰的语气)自己试着读一读,(自由读)谁来读,(指名) (对,读书就该是这样,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咱们一起来把它念一念, 4、我们从哪些语句中,可以具体感受到霍金是生活的强者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4至7小节。谁来说? (生读,师不作点评,)出示重点句: A、“三个飞向”(出示)请大家轻声读这句话,(生读)你觉得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吗?(指名)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呢?谁来说?(指名)你能把从这句话中的感受写到书上去吗?(生写、交流)谁再来读读!(指名)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B、“此时他一定坐在……”看屏幕,谁来读,(出示)(生读)你注意到哪些词?(“好几个小时”)从这几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什么呢?(指名说)你能念一念吗?(生读)一起来读,(齐读) 四、用心灵与自己对话 1、读到这儿,我们真正感受到霍金的魅力,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八小节。(齐读)一起,读,(板书:不断求索、勇敢顽强)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2、同学们,那位女记者内心对霍金不无悲悯,那么他是如何看待命运对他不公的呢?请找出有关文字来读一读。(生读) (出示)谁再来读,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很好,正因为这样,霍金的脸上(带读)(充满恬静的微笑)你们从霍金脸上的微笑,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如课文最后所说,他不愧是一位(带读)(非凡的科学家)(板书:非凡的科学家)。 3、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霍金说吗?(让我们对着屏幕上的霍金表达你的心声吧) 4、小结:好的,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真正走进了霍金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霍金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生活的强者,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 五、拓展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黄老师把课前搜集的几条霍金名言,送给同学们,愿霍金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出示)轻声读一读。(生读) 2、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六、布置作业 1、以“轮椅上的霍金,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段话 2、课外阅读(选其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板书设计: 9、轮椅上的霍金 物理天才(不断求索) 非凡的科学家 生活强者(乐观感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