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区是深圳户口吗

深汕区是深圳户口吗

深汕区是深圳户口。

深圳市副市长在当地一场论坛上表示,深圳将有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深汕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内所有居民也将转成深圳户籍。

上述论坛是指,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论坛。

王立新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引擎,深圳有很多发展机遇,比如说深汕特别合作区。“我们正在规划一条专线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深汕合作区,这在国内还是比较罕见的。我们叫飞地经济。这个地方的居民要全部转成深圳户籍。”

合作区位于汕尾市海丰县,距广州200公里、深圳60公里、香港82海里,包括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镇,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自2017年,深圳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展合作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接手主导工作。在深圳市统计局今年4月中旬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去年合作区的GDP首次纳入深圳GDP中。

2018年上半年,深圳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实施《关于深圳市组织实施深汕特别合作区机制体制调整的工作方案》。 《方案》强调要将合作区作为深圳市一个重要的经济功能区,按“10+1”(深圳市10个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给予全方位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深汕合作区和周边其他城市的道路联通网络也在加速建设。根据合作区官网上的消息,广铁集团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陈树青率队赴合作区协调推进广汕铁路深汕站建设事宜,并表示,将与各方加强沟通联系,共同推动广汕铁路尽早建成,让高铁成为深汕特别区新城建设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资料:凤凰网-所有居民有望转成深圳户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7

深汕区是深圳户口。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22日透露,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在规划专线的高铁和高速公路,居民将全部转成深圳户籍。王立新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引擎,深圳有众多发展机遇,其中包括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

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省实施珠三角带动东西北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深圳与汕尾对该合作区定位为深圳的“总部经济”与汕尾的“基地经济”的融合体,重点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深圳这一“前店”的“后厂”。

该合作区自2017年9月经广东省委、省政府同意,由深圳全面主导合作区建设和管理,深圳由此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去年深圳经济数据统计显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GDP已首次纳入到深圳GDP中。

扩展资料: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历史沿革:

深汕特别合作区前身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汕尾海丰县鹅埠镇,是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由汕尾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共建。2011年2月1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复《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正式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

2011年5月2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中共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牌子授予深圳、汕尾两市,合作区正式运作。自2011年5月授牌成立以来,由于规划未明确、体制未理顺等原因,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一度停滞。

直至进入2014年,各项工作才得以全面展开,尤其是2014年11月《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出台后,深汕特区的发展驶入快车道,签约项目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和社会资源加速入驻,市政道路、供水、供电等基本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2015年7月23日召开的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服务规定》。这部省政府规章是全国首个省级合作区的立法,同时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发建设的基本大法。

该《规定》的出台,意味着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法律地位正式确立,履行职能从行政授权转化为法律授权,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从此有了法律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深圳市副市长:深汕合作区居民将全部转成深圳户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汕特别合作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3

是有这种说法,但是截止到2019年2月,深汕区的户口还不是深圳的户口。

深汕区的全称是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汕尾市海丰县西部,西、北部与惠州市惠东县接壤,南临红海湾,处于广惠高速、深汕高速、324国道厦深铁路交汇点,合作区规划范围包括海丰县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镇。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总面积是468.3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1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2.5公里,区内常住人口为7.1万人 。特合区的合作期限为30年,从2011年至2040年止 。

2018年12月16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深圳市长陈如桂等领导共同为中共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揭牌,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成为深圳第“10+1”区,掀开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篇章。

扩展资料

“深圳的一个新发展机遇就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即汕尾划了486平方公里给深圳规划和发展,目前我们正在规划专线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这里,这个地方的居民也要全部转成深圳户籍。 ”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2018年8月22日的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论坛”上透露了这一重磅消息。

深汕特别合作区居民将全部转成深圳户籍!当这个消息迅速传开时,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名基层干部的回应是:很轰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深汕特别合作区

参考资料来源: 南方网-重磅!深汕合作区居民将全部转成深圳户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07

深汕区不是深圳户口。

深汕特别合作区前身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汕尾海丰县鹅埠镇,是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由汕尾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共建。

2011年2月1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复《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正式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

2011年5月2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中共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牌子授予深圳、汕尾两市,合作区正式运作。

自2011年5月授牌成立以来,由于规划未明确、体制未理顺等原因,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一度停滞,直至进入2014年,各项工作才得以全面展开。

2015年7月23日召开的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服务规定》。这部省政府规章是全国首个省级合作区的立法,同时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发建设的基本大法。

该《规定》的出台,意味着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法律地位正式确立,履行职能从行政授权转化为法律授权,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从此有了法律依据。

扩展资料:

深汕区户口转深圳户口近况: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智博会上透露了重磅消息,表示深圳将有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深汕特别区,深汕特别区内所有居民也将转成深圳户籍。自从在2011年授牌之后,深汕特别合作区居民就在等待配备完善、等待户口“转正”。

而今年上半年等来的《关于深圳市组织实施深汕特别合作区机制体制调整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也让合作区居民看到了曙光,从王立新透露的内容来看,深汕特别合作区布局的脚步正在加快。

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汕尾市海丰县,距广州200公里、深圳60公里、香港82海里,包括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镇,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2011年2月1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复《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正式成立深汕特别合作区。

自2011年5月授牌成立以来,由于规划未明确、体制未理顺等原因,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一度停滞。

到了2017年,深圳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展合作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接手主导工作。在深圳市统计局今年4月中旬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去年合作区的GDP首次纳入深圳GDP中。

2018年上半年,深圳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实施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将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市一个重要的经济功能区,按“10+1”(深圳市10个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给予全方位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仅今年3月,医疗卫生、人居委、民政局、气象局多个深圳政府部门到深汕特别区调研。

实际上,此次王立新透露的居民户口转成深圳,正是《工作方案》规划到的内容。《工作方案》指出,核定鹅埠镇、小漠镇、鲘门镇、赤石镇(含圆墩林场)改设街道的编制职数,这四个镇改为街道,开展居民身份证、户口本、车牌、社保卡等更换工作。

这也意味着深圳接管合作区破除体制上的障碍,真正实现接轨。另外,还包括人财物,房屋土地、债权债务摸底调查、移交接管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深汕特别合作区

南方都市报-深汕特别区居民全部转深圳户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4

是隶属深圳市人民政府管辖。深汕区是深圳的第十一个经济开发区,户籍政策相对独立的。

深圳将有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深汕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内所有居民也将转成深圳户籍。

据悉,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1252.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0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34.72万人,增长11.3%,占常住人口比重34.7%;常住非户籍人口818.11万人,增长1.4%,占比重65.3%。

近几年,深圳大力吸引人次,放宽落户条件,今年对高校毕业生落户秒批。若深汕特别合作区内所有居民转成深圳户籍,今年深圳户籍人口将进一步增加。

深汕合作区和周边其他城市的道路联通网络也在加速建设。根据合作区官网上的消息,今年8月3日,广铁集团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广汕公司总经理陈树青率队赴合作区协调推进广汕铁路

深汕站建设事宜,并表示,将与各方加强沟通联系,共同推动广汕铁路尽早建成,让高铁成为深汕特别区新城建设发展的“助推器”。

扩展资料:

深圳深汕区发展史

深圳,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历经20多年改革开放的栉风沐雨,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向世人展示着新世纪的活力和希望,展示着五百余万深圳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

90年代以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200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09.92亿元(现价),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8.1%提高到47.9%,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深圳经济特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