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有哪些,这些不公平现象的危害或后果是什么?

如题所述

贫富差距是最大的不公平问题 会引起极大的社会矛盾 控制不好会引发动。

当今社会的不公,不仅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产生人与人间的对立,还是社会安定的重大隐患,必须高度重视和强力疏导,否则将带来灾难性后果。现剖析以下社会上主要存在的一些不公现象:


一、住房不公:


随着多年来房价一轮轮飚涨,使其早已远远超出国人购房的经济能力及心理承受范围。买不起房,租不起房的人群日益扩大,孕育了千千万万的“房奴”,成长着一批批“蚁族”队伍,住房难已上升至今日社会影响人群最大,涉及人数最多,激起民怨最深的全民族的热点问题。它起因于上世纪末住房体制改革,因新体制的暇次,加上后来工作中的失误以及纠错机制缺失使其成为了今日民生的第一大难题。


住房不公带来的主要危害有五方面:一是产生了巨大的贫富两级分化;二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三是引发群体性事端的重大诱因;四是危及到人的基本居住生存权的保障;五是破坏人们的创新精神。下面我们逐一分析其危害。


首先是产生了巨大的两级分化;我国公民的财产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对于国人来说,有钱后第一选择的置业就是购房,所以房产便是构成国民财富中很重要的资产,往往房产拥有的数量在很大方面体现了财富聚集的多少。在当今高房价的催生下,致使很大一批人群“头无片瓦,脚无寸土”,而少数不法官僚和权贵及“房叔”“房姐”们占据了几十套至上百套的房产,形成了房市中奇高的“尼基”系数,造成了社会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其二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在房地产市场滋生的腐败有两个层面,一为对“公”层面: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收获了巨额的资产,很多地方并没有按增收比例用于民生领域,特别是没有很好地用于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而是体现在为自己修建“楼堂馆所”大行奢靡之风,消耗在了大量的“三公”经费上。

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黑箱”操作,为权力官员腐败提供了便利条件。二在隐“私”层面:我国奇形的房市为权钱交易搭建了“美仑美奂”的舞台,为官商“联姻”提供了绝佳的配对。在房市的“围城”里,从高官到办事员生成了不少巨贪,“培育”了行业中最多的超级富豪,表演着眼花僚乱的经适房、保障房变商品房的顶尖“魔术”,演义着精彩“真假悟空”的神灵变身之术。其三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极端事件:因官商利益连体,受伤害的必定是百姓。因大量的农用地和拆迁地征用补偿的不公,引发的群体性上访、静坐、斗殴、自焚等极端事件始起彼伏,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社会的不安。其四是危及到大多数人群的住宿基本生存保障:“居者有其屋”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因目前的高房价和“富人囤房,穷人无房”极不合理的持房结构,加上政府的公租房又严重缺位,造成了大量的人群既买不起房,也租不起房,过着很不安定的生活,构成危及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其五是破坏了人们的创新精神:由一个占大比例的“房奴”和“蚁族”组成的就业人口队伍,不少人成天花大量时间去思考“房贷”和“还贷”的问题,背负着我明天住在哪里的压力,哪有更多精力去考虑工作呢?创新精神又从何而来?


住房不公产生的根源有二:一是机制弊端;是“土地财政”规则使地方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一边是土地转让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其深陷房市的利益瓜葛中,另外又要肩负公平公正调控房价的重任。

这利益对峙的“双面角色”都得由地方政府来扮演,就是神仙也演不好这“双面角色”,利益的驱驶使地方政府很难做到不踢“假球”、不吹“黑哨”。二是贫富差距和腐败;腐败和贫富差距是一对“孪生兄弟”,贫富差距易滋生腐败,腐败又催生着更大的贫富差距,彼此往返恶性循环。造成的结果是:财富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的是“围城”内的官商利益共同体,“家”底“倾其所有”的“房奴”是圈外的广大老百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