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虽然在历史上的名声不错,但事实上,他是属于志大才疏的典型,在所有的皇帝之中恐怕是最大的一个败家子,在接手一个大帝国之后,仅仅四年就被赶下了皇位,败家的速度远超杨广这样的著名的昏君。
建文帝到底哪里错呢?
急于求成,是建文帝的第一个错误,建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在大多数藩王面前,建文帝都要低上一杯算是晚辈。而以藩王守四方,这个是朱元璋定下的制度,建文帝刚刚坐上皇位,龙椅都还没有坐热,连改元都还没有,朱元璋可以说是尸骨未寒,建文帝就开始削藩了,这是有多么的急不可耐。
这个时候的建文帝可以说是并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威望,而且他的削藩动作不但快而且狠,接连对多个藩王动手,并且有逼死藩王的情况出现,这几乎一瞬间就把自己推到了所有藩王的对立面。这不但直接导致了朱棣后来的靖难之役,还导致了比如宁王借兵朱棣这样的做法。
历史上的任何的削藩都必须要慎之又慎,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众多的祸端,藩王叛乱的事情,各个朝代都所在多有。什么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等等,哪怕是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在处理诸侯王的时候,也是采取了被称为最强阳谋的推恩令,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安个罪名抓来杀了。建文要想削藩,这么操之过急,他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人不服起兵该如何,有没有预案。
而建文第二个错误就是重用文臣,建文帝之所以失败,朱棣要“清君侧”那几位,齐泰这些人不是这些人瞎出主意,而又百无一用,否则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而且建文帝之所以如此的急不可耐,恐怕也少不了这些文人的撺掇,文官想要掌权。
文官想掌权又太过操切,或者说吃相太难看,这就导致了非但只有藩王一系站在了对立面,其他的武将一系,对于这一点其实也是看在眼里的,要知道如果藩王真的反了,需要用来镇压藩王的还是武将。建文做事不分轻重缓急,一开始就对多个藩王动手,又急于让文官上位,让武将心有戚戚,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朱棣以弱胜强给拉下了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