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心人给我讲解一下年后到底是什么时候吗?

如题所述

立春是新一轮二十四节气的开始,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立春在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太阳黄经达到315°时,与上一轮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交节。从字面上讲,立春中的“立”字是“开始”的意思;“春”字则代表着温暖和生长。而从气候学上说,只有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的始日,也才能作为春季的开始。每年的春季也是指每候大约5天的平均气温在10℃——22℃的时间段。

俗语“年前立春脱棉袄,年后立春三月寒”,沿袭了大多数农谚俗语略带夸张式的说法。这句俗语中的“年前”和“年后”,都是指的农历上的春节。“三月”也是说的农历上的三月,而不是公历的3月。“脱棉袄”是在试图用夸张式的说法说明一时的气温偏高。对“三月寒”中的“寒”字也要做相对的理解,而不是说还像严冬里一样有彻骨的寒意。整句俗语的大概意思也就是说,如果立春的时间赶在了某一农历年的年前,那这个农历年春节期间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暖和。偏高的气温,甚至是有让人产生,想把过冬时穿在身上的棉袄脱下去的想法。而要是某一农历年份的立春赶在了大年初一之后,那未来农历三月的天气就可能表现出来一反常态的“寒意”。

一般来说,农谚俗语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农民对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进行的经验总结。不过,农谚俗语大多都有自己的地域性,并不具备普适性。从气象科学的角度讲,俗语“年前立春脱棉袄,年后立春三月寒”还是有其道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年后一般都是指的春节假期过完上班以后,正常情况下法定假期是初八上班。也就是初八过后。不过有的地方说的是正月之后,也就是过完正月,年就算彻底过完了。一般年后也就紧接着要立春了,除了春节,
立春也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年后定义不同,也可根据当地习俗定义,没有固定的答案。
第2个回答  2021-02-25
年后一般都是指的春节假期过完上班以后,如果初八上班,也就是初八过后。也有的地方说的是正月十五之后或者正月之后,也就是过完正月,年才算彻底过完了
年后一般都是指的春节假期过完上班以后,正常情况下法定假期是初八上班。也就是初八过后。不过有的地方说的是正月之后,也就是过完正月,年就算彻底过完了。

春节走亲戚时,被问得最多的一定有这两句话,年前什么时候回来的,年后什么时候走。那么年后一般是指什么时候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年后一般指什么时候

年后一般都是指的春节假期过完上班以后,正常情况下法定假期是初八上班。也就是初八过后。不过有的地方说的是正月之后,也就是过完正月,年就算彻底过完了。一般年后也就紧接着要立春了,除了春节,立春也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总的来说,年后一般都是指的春节假期过完上班以后,正常情况下法定假期是初八上班。也就是初八过后。不过有的地方说的是正月之后,也就是过完正月,年就算彻底过完了。你了解了吗?
第3个回答  2022-03-27
你好,一般来说年后是指过完元宵节(正月十五),过年是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期间 由此得知年后是元宵节之后。
第4个回答  2021-02-25
一般来说是过完十五年才是真正的过完了,但也有年轻人,现在过完初八年就算过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