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黄斑会失明吗?

如题所述

眼底黄斑变性是会失明的,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细胞外节盘膜吞噬消化能力下降,结果使未被完全消化的盘膜残余小体潴留于基底部细胞原浆中,并向细胞外排出,沉积于色素膜,形成玻璃膜疣。
由于黄斑部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殊性,此种改变更为明显。玻璃膜疣也见于正常视力的老年人,但由此继发的种种病理改变后,则导致黄斑部变性发生。
或者引起色素膜本断裂,脉络膜毛细血管通过破裂的色素膜进入眼下及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
由于新生血管壁的结构异常,导致血管的渗漏和出血,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继发性病理改变。老年性黄斑变性大多发生于40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30
豹纹状眼底经常见于老年人和近视眼人群。高度近视引起的豹纹状眼底,主因为眼轴增长,视网膜变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不足以盖住底下层血管的结构,就可以透过菲薄的视网膜看到下层血管,也就是脉络膜的走行,形成豹纹样的改变。如果病人的视敏度正常,豹纹状眼底可以接受,因为跟近视是相匹配的。但是随着眼轴的增长,尽管视敏度好,只能说明后极部,就是中央区的部分结构相对正常,但是周边很可能会伴随问题。所以对于眼底病大夫来讲,遇到高度近视的病人,就是600度以上的,400-600度之间中高度近视的患者,一定要检查周边的部位。因为周边的部位很容易出现裂孔、变性等病变,很可能病人此时不会有太明显的感觉,只有当病变累及视网膜脱离,波及到了黄斑区以后,病人才会有感觉。但是这个时候的治疗方案就只有手术了。
所以眼底病大夫要在未病治病,在没有发生病变以前,就要很早的发现早期的指征,让病人定期来复查。在早期发生病变的时候就给予合理的治疗。所以豹纹状眼底本身不会致盲,但是引起的薄弱的其他部位的病变很可能会致盲。豹纹状眼底的黄斑也可能会出现萎缩样的改变,甚至新生血管样的改变。通过检查设备可以早期发现,同样可以给予早期的治疗。因为近视眼越来越多,所以对这类疾病不仅仅是要关注度数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眼底病变,永久性的改变是不是会影响到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第2个回答  2021-09-30
对眼底的黄斑严重的时候,当然会导致失灵的,因为这也是属于眼部的癌症黄斑,是相当重的一种眼部疾病
第3个回答  2021-12-11
眼底黄斑病变是有可能会导致失明的,如果血液和渗出物共同在眼底进行混合,并且聚集在黄斑区,会严重破坏用来感光的细胞层,从而会让患者出现完全失明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