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是明朝首富,他的墓真的在海底下吗?

如题所述

沈万三于元惠宗至正末年,随父沈佑由湖州南浔镇徙居苏州周庄东土楼,以躬耕起家。后又迁至周庄银子滨,到吴江分湖陆道源家理财,并得巨资。沈氏返周庄后以北蚬江(古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经浏河出海的有利条件,开始“竞以求富为务”的贸易活动,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逾吴下”的江南第一富豪。发迹后,他曾先后流寓南京、苏州、吴江等地,富名遍天下。沈万三曾经一度与军阀张士诚合作,获得苏州当地的许多特权。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重修长城,命沈万三出资三分之二;而后修建首都南京城墙,沈万三又资助修筑了三分之一,还提前完工,毫无困难的样子。明人田艺蘅在《留青日札》里记载,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自知树大招风,自己的钱财终会不保,于是就果断说要代其出犒银,朱元璋刁难说到: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手?哪知沈万三豪爽应答:愿每军犒金一两。朱元璋听后大惊,沈万三走后,朱元璋召其左右道:设法必取尽其财!

朱元璋深恐“民富敌国”,又认为他犒劳军队,是要作乱,打算将沈万三处死,马皇后求情:“妾闻法也者,所以诛不法也,非所以诛不祥。民富侔国,民自不祥尔,夫不祥之民,天甾有之,于国法何予焉?”,朱元璋于是赦免了沈万三,但将其发配云南,财产半数充公。

按理说他死于云南,墓地也应该在云南,其实云南大理的轿顶山上的确有他的墓,有人猜测他被流放到了云南后实在想家,想要落叶归根,于是让家人偷偷在家乡给他建了水底墓,水底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而云南那处的墓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而修建的假墓。

此外,最近在贵州省福泉市境内一处古墓也被确定为沈万三之墓。据当地沈氏族谱记载,沈万三”明洪武初,因富获罪奉旨戍滇黔,八十八卒,葬贵州平越(现福泉市)福泉山。”

沈万三发配至”滇”。这一记载使许多历史学者误以为沈万三去了云南。事实上,贵州1413年才建省,当时的”滇”也包括贵州。南京考古专家团队曾组团赴福泉考证此墓的真伪。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祁宁海仔细考察后认为,此墓的选址方式和南京的墓穴选址方式十分接近,建造方式也相似。

也有人认为沈万三未被流放,只是畏惧朱元璋,一生谨慎,深居浅出,是直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涉进了蓝玉案,不仅顾家被灭门,沈家也因此广受株连,几乎被满门抄斩,沈家也就此衰落。沈一度被朱流放云南数年,实半也是当时蒙元在云南仍有十余万残兵反抗明,朱令沈与沐英将军领明军攻蒙数年,之后沈再回南京,沈最后采取水葬,将自己大体放至于周庄溪流栏网内给鱼吃,有佛教分食给众生的布施想法。

至于沈万三如何致富,说法不一。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万三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近峰闻略》称沈万三氏有点石成金术还有传说他的致富方法传自张三丰。又有一说法是取得汾湖陆道源家产。

其实他本人初期是靠开垦田地积累了第一笔财富,正好明朝通商贸易非常发达,他的眼光也非常有前瞻性,商业头脑也非常敏锐,果断抓住了这次机会,一跃成为首富。

但他的政治头脑显然没有商业头脑灵敏,家族的衰落也正是因为他对政治的错误判断。当时正处于元朝末期,国家动乱,战争频发,群雄争霸。那时候涌现的许多起义领袖中,朱元璋和张士诚最为突出,但沈万三因为自己的家在苏州,于是就近选择了张士诚,大量物资注入张士诚队伍,张的队伍顿时实力大增,给朱元璋惹了很多麻烦。以致朱元璋围攻苏州时损失巨大,张士诚也坚守城池达8个月之久。

至于沈万三的真墓是在云南大理还是江苏昆山亦或是贵州福泉,恐怕不到打开的那一天,我们永远不知道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不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他不可能把自己的墓藏在海底下,很有可能沈万三没有墓。
第2个回答  2021-01-06
并不在海底下。因为当时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所以这只是人们的传说而已。
第3个回答  2021-01-06
不一定,因为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沈万三的墓在海下,而且海里造墓的难度很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