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92年香港电影家有喜事?

如题所述

在我心中,92年香港电影《家有喜事》是一部贺岁片中不可超越的存在。

首先,电影的主旨很简单,让观众们在过年时不需要过多思考,只要享受其中的趣味哈哈大笑就好,影片中没有尴尬的生猛堆砌的包袱,所有的笑点都是来自于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合家欢的剧情可能笑中有泪,但是最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虽然拍摄时长仅13天,好多戏份也是演员们即兴而来,但是粗而不滥,尽管没有得过什么大奖,还是成为了一代人的贺岁记忆。

另外人设精彩,简单明晰的几个家庭成员却表现了非常全面的人物形象,兄弟三人分别代表了男人的不同感情态度,大哥常满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二哥常舒面对感情态度很端正,但是存在心理障碍,不敢勇敢去爱;三弟常欢仗着自己风流潇洒,流连花丛,一副情场浪子模样。好在,三人最后都看清了事实,在爱情中都找回了方向。大嫂的形象可以说是很经典了,为了婚姻牺牲自我的女人,尽管她在老公那是冷饭,洗心革面后却变成了万人迷,而登堂入室的妖艳小三最后也成了一副邋遢模样,可谓寓意深远。两个小叔子虽然在对待感情上态度不一,但是对家中的大嫂却尊重至极,爱护有加,哥嫂的结婚纪念日,两个人不是送花就是送祝福,两个老年痴呆父母已经思维混乱,面对几乎变型的大嫂时还是亲昵的拉手给红包,求归家,让人满满的感动。

这部剧可以说在最好的时光里集合了最好的演员,青春俏皮的曼玉、帅气可爱的哥哥、年轻漂亮的君如、毛舜筠和才华横溢的黄百鸣以及如日中天的星爷,最最出彩的我认为就是张国荣扮演的娘娘腔常骚(shu)了,那一句:“生孩子太痛了嘛!”还要伴随着娇羞忸怩,洗手间里摆正毛巾,拍下手再扭身走人,嘴里说着“十三点”手上掐着兰花指往胸前一抹,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即聒噪娇俏又专注正义,和哥哥在90年演绎的《阿飞正传》中孤傲叛逆的浪子旭仔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萌,身段、举止还有表情都带着戏,后面恢复了正常男人的状态后又举止自然,毫无违和感,真的好迷人····哥哥的演技真心入木三分。当然,其他演员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每一个人都自带着节奏,对于角色的表现张力不仅仅流于表面,这也是香港演员的最大特点,哪怕主镜头不是自己,但是表演依然在,也因此所造了这部经典之作。

多年来这部电影不知看了多少遍,尽管后来又翻拍了不同版本的《家有喜事》,可是92年版本一直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剧情可以模仿、可以复制、可以翻拍,但是这部戏带给我的感觉却无法复刻,就像人们说的不喜欢是事实,喜欢是种感觉,事实总是很容易表达,但是感觉却总无以鸣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2

《家有喜事》这部由众明星主演的92年香港贺岁片,通过常家三兄弟,讲爱情喜剧,欢乐、搞笑,不错的片。

大哥常满觉着幸苦持家的程大嫂黄脸婆,在外有了女人舒娜,某次醉酒把舒娜带回了家, 程大嫂随即离家。

新女主人不熟家务,家里一团槽,常满找不到某条领带,再见大嫂,她却可以准确说出那条领带在那个柜子的那个抽屉那个位置。

是她照顾好了家里才能让你在外安心工作。

舒娜最后离去,大哥重新追大嫂,但大嫂心已冷。往下大嫂被绑走,三兄弟勇斗匪徒,发生枪战,救回大嫂。大哥大嫂也就和好。

由吴君如饰的程大嫂离家后有个变身,由黄脸婆变光鲜靓丽,老桥段。变身前程大嫂贡献了不少笑点,略笨拙的肢体,唱得难听的歌。

这对人物是婚姻故事,但觉着探讨得不够好,问题展开了,却潦潦给个圆满结果。

二弟常骚有“娘”属性,相反表姑妈梁无双则偏向男性,很英气,互相斗气,欢喜冤家。

俩人在等各自衷意之人回来,没想到各自喜欢的家明和宛君却走到了一起,同为伤心人的二者自然而然牵手。

有趣的是在一起后,常骚男人起来了,梁无双变柔美,哈哈!只为你勇敢,只为你温柔的感觉。

这对人物戏份不多,但出场效果很好,常骚由张国荣饰,他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的“骚”。

三弟常欢风流电台主播,号“情场鬼见愁”,投其所好的追到了喜好按电影人物装扮的何里玉后他没有打住,依然追逐下一朵花。

意外变傻后,众女友离常欢而去,何里玉没走不是舍不得,是要报复心之仇,一番纠缠,无奈发现还爱着常欢。

常欢恢复后,何里玉送择离开,她觉着没有安全感,常欢打扮成《终结者》里施瓦幸格饰的人物,开着摩托追了上去,深情告白挽回何里玉。

这段浪子经历磨难,明悟真爱。

结合经典电影。何里玉模仿《风月俏佳人》女主的装扮,《人鬼情末了》那个主角相拥而坐一起四手做泥胚的的段落。蛮梦幻,想想看,谈如电影般爱情,且不是一部是多部。

那段傻了的情节有诸多笑料,让饰常欢的周星驰发挥了才能。

其实还有第四对,三兄弟爸妈,二位老人,长时间看电视,打麻将厉害,不太认得人。不乏笑点,同时也让故事更立体真实。

总体而言,常满那段不够合理圆润,枪战那三兄弟突然会用枪,成打斗高手,有为了结局安个大场面的感觉;常骚那段另类,可惜篇幅少;常骚那段笑点十足最好。

喜剧效果放当今依然有竞争力。

觉着是部比及格高些的合家欢电影,想说的是,有少许颜色笑话,但无伤大雅。

电影最后,四对人物穿着婚装说:“恭喜发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01

作为《家有喜事》系列的第一部,这部电影当年的拍摄仅仅用了13天,上映后却收获了将近五千万元港币的票房,可以说创造了奇迹,当然今天看来更奇迹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同时集齐了张国荣、周星驰、张曼玉、黄百鸣、吴君如、毛舜钦,如此强大又难以复制的阵容,让它成为贺岁片里殿堂级的存在。

这部电影并没有因为拍摄匆忙而显得简陋,100分钟里讲了三对CP。有钱出轨男大哥常满和顾家黄脸婆没姓名大嫂;娘娘腔弟弟常舒与男人婆梁无双;花花公子常欢与追求真爱电影迷何里玉。虽然今天看来有的地方颇为俗套,但在当时确实是极具戏剧冲突,几乎将流行的人物关系都囊括了。

剧情上,浪子回头、小三上门、黄脸婆励志变美、失忆日久生情、性格互换,种种桥段可以说非常极致了。也正是因为这一部无论从人物关系还是喜剧冲突几乎都已经完备了,所以这个系列的后来才没什么办法创新,因为无非是套子里换一批人罢了,故事都是换汤不换药,怎么可能有新意呢?但在当时,第一部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加上片中的演员全都是演技派,所以不爆都难。

几位演员当中我最喜欢张国荣的演绎,这个角色虽然很极致,但他演的比较自然,而且他演的“娘娘腔”不同于后来的很多类似角色,仅仅是穿了女装的“异装癖”,可是行为举止要么还是个男人,要么就是兰花指扭着腰,看起来不舒服。而常舒这个“娘娘腔”,他的打扮并不女性化,也不化妆,但是身段、眼神、细微处都能看出他的心理偏女性,尤其是强迫症整理毛巾那里,据说原本没有这个桥段,是他顺手做完了导演觉得好才保留的。再比如和梁无双斗嘴互相鄙视的剧情,他做的非常自然,斜一眼,一扭头一撇嘴,不屑地哼一声,简直是个傲娇的“小公举”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部贺岁片中居然还有删减剧情,但看过了未删减版我觉得还是删减版更好。因为未删减版其实就是后面多了十分钟。是大哥带着全家人去酒吧挽回大嫂,尽管场面极其感人,全片达到高潮,大嫂十动然拒。然后就一个人出了酒吧,三兄弟跟了上去结果遇到了劫匪,为救人三兄弟变身大佬,一行人发生了枪战……

这段剧情可谓极其扯淡。首先跟前面风格相比极其突兀,画面阴沉,一群人神枪手大佬互殴,就像是从《英雄本色》里截了一段过来;其次,根本就不符合人物的设定啊!!前面都是都市里的白领突然都这么厉害。最后,整体看下来,就像是硬接的剧情,因为电影里酒吧那一段特别感人,大嫂也泪眼朦胧,观众都以为要答应了,硬给掰了,然后看到这发现要接这一段,真的觉得完全多余。据说是为了满足枪战戏,但是一部电影不能什么都想要,你一个家庭喜剧贺岁片前面一点铺垫,没有家里也半个黑社会都没有这不是瞎玩吗……所以我觉得删的好!

第3个回答  2019-04-01

一句话评价:是一部群英荟萃的优秀香港电影,里面有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个时候,张国荣还在,张曼玉、吴君如、周星驰还活跃在荧屏。那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吴君如在剧中是一个黄脸婆,不懂打扮、不解风情,里面小三和正室(黄脸婆)之争是本剧情节之关键,很值得一看,吴君如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毕竟是一姐啊!)。程大嫂每天在家服侍老年痴呆的公婆,深得常骚(张国荣 饰)与常欢(周星驰 饰)的敬重。两个男人围绕着一个女人的殷勤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人忍俊不禁,在发笑的同时看见亲情的可贵。

张国荣饰演的娘娘腔常骚,他与“男人婆”表姑妈梁无双(毛舜筠 饰)是一对死对头,可在两人同时受到感情伤害的时候,萌生爱意。在这一对身上,我们可以看见爱情的不可抗性——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是坏,无论相处过程是温情脉脉还是鸡飞狗跳,爱情来临的时候谁也抵挡不住。

周星驰饰演的常欢在一场车祸中失去智力,但张曼玉饰演的女友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在这一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爱情的宝贵力量:它给了人软肋,也给了人盔甲。

以上就是对92年《家有喜事》,里面群英荟萃,涉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都十分动人。

第4个回答  2019-03-31

香港的好多影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个版本《家有喜事》也是经典。哥哥演的《霸王别姬》片段微博上现在还能翻出来,演技自然是没话说。像是张国荣、周星驰、张曼玉、吴君如等等这些演艺界大佬也是再也聚不齐的呀。

这里面哥哥的演技演个小娘炮,会做菜会撒娇。后来反转男人味十足,让人看不出来是一个人。周星驰演的浪荡花花公子就像是本色出演一样。吴君如就更不用说了把家庭主妇演绎的很好。善良,唠叨,心软等等。

没想到92年的时候周星驰这么年轻,而哥哥却也不在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