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贤”一词的来历

我们学校教学楼叫齐贤楼,问是典出何处

是不是与宋时名臣张齐贤有关啊,下面是他简介:

〔公元九四三年至一o一四年〕字师亮,曹州句容人,徙居洛阳。生于晋高祖天福八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年七十二岁。宋太祖至西都齐贤以布衣陈十策。太祖归,谓弟匡义道:“他日可使辅汝为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九七七年)应进士举,有司误置下第,太宗赐一榜尽及第。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真宗时,官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以司空致仕,归洛阳,得裴度午桥墩庄,日与故旧游钓其间。卒,谥文定。齐贤尝著洛阳缙绅旧闻记,凡二十一篇,分为五卷,《书录解题》传于世。 齐贤少时孤贫力学,志向远大。北宋初兴,太祖幸西都(洛阳),他以布衣身份献 策于马前。召至行宫,复以指画地、条陈“下并汾”、“富民”、“封建”、“敦孝 ”、“举贤”、“太学”、“籍田”、“选吏”、“慎刑”、“惩奸”等10事,颇为 太祖赏识,被授以衡州通判,以后凭着他的才干和皇帝的知遇,步步高升,直至“四 践两府”(枢密院、中书院),九居八座(仆射、枢密使及六部尚书)。 齐贤居官时,尽心尽力,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他任衡州通判时,州里原有凡 劫盗一律处死的成规,但齐贤却对具体案情作具体分析,力争救活一些胁从的人。荆 、桂之间水递铺夫有数千户,多半缺吃少穿,齐贤就上奏朝廷减其一半邮役,使其有 余力从事生产,以改善生活。当他任左拾遗时,车驾北征幽燕,大臣均表示赞同,独 他以为不可。他认为幽燕形势平静,目前尚不足虑,应当着眼于西北边防的巩固,先 本而后末,安内以养外。后来西北边患频仍,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在任江南西路 转运使时,建议在盛产铜、铁、铅、锡的信、虔等州铸钱,成本低且便于运输等,均 受到朝廷的赞许。后来他当了宰相,多次从边防设施、对敌方略、内政改革等大的方 面向皇帝建议,从中看到他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耿耿情怀。 齐贤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军事上足智多谋,屡有军功,而且在文学上,也颇 有建树。所著《洛阳缙绅旧闻》、《孝和中兴故事》均为世人称道。1014年(宋大中 祥符七年)夏,齐贤卒,年65。赠司徒,谥文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是11班的吧!)
第2个回答  2010-11-21
应该是11班的
第3个回答  2010-11-21
11班 没跑啊
也就咱班老师能问了
第4个回答  2010-11-21
不是11班的是哪班的。。。。
哎。。。。
就咱班老师能问出这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