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的习俗

如题所述

春节的习俗:春节习俗主要有置办年货、新春扫尘、贴春联、贴窗花以及倒贴福字、给晚辈压岁钱等,春节更重要的是能够一家团圆。

春节期间最古老的习俗之一是放鞭炮。装填火药的鞭炮,是在唐末宋初才出现的,至今也就是1000多年。但是,放鞭炮的习俗出现已有2000多年了。鞭炮之所以又称爆竹,就是因为人们在火药发明之前,真的是用火去烧竹子,竹子受热爆裂开来,这在古代就被称之为爆竹。唐朝人称这种东西为爆竿。

另一个历史悠久的习俗,就是过年吃饺子了。汉代成书的《礼记》就记载:“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便是饺子的雏形了,距今也是2000年以上。另外,还有两种与饺子几乎同时出现的过年食品,它们也都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他们就是汉代发端的元宵和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年糕。

元宵节的习俗: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等等。吃元宵又叫吃汤圆,元宵即汤圆,它们的做法成分风格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1

春节的习俗:春节习俗主要有置办年货、新春扫尘、贴春联、贴窗花以及倒贴福字、给晚辈压岁钱等,春节更重要的是能够一家团圆。

春节期间最古老的习俗之一是放鞭炮。装填火药的鞭炮,是在唐末宋初才出现的,至今也就是1000多年。但是,放鞭炮的习俗出现已有2000多年了。鞭炮之所以又称爆竹,就是因为人们在火药发明之前,真的是用火去烧竹子,竹子受热爆裂开来,这在古代就被称之为爆竹。唐朝人称这种东西为爆竿。

另一个历史悠久的习俗,就是过年吃饺子了。汉代成书的《礼记》就记载:“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便是饺子的雏形了,距今也是2000年以上。另外,还有两种与饺子几乎同时出现的过年食品,它们也都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他们就是汉代发端的元宵和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年糕。

元宵节的习俗: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等等。吃元宵又叫吃汤圆,元宵即汤圆,它们的做法成分风格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1-10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23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