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孔子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描写孔子的成语

1、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2、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释义]: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3、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释义]: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4、有教无类 yǒu jiào wú lèi[释义]: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5、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释义]: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孔子的读音:kǒng zǐ

[释义]:

1、孔子 Kǒng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2、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

3、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着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

4、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孔子的名言: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9
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乐善好施
闻过则喜
见贤思齐
乐此不疲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博学多才
苦心孤诣
问过则喜
见贤思齐
博览群书